從空間發展的格局來看,試驗區以“三核引領、區域融合互動”為總體格局,即核心帶動、多點突破、全域協同。“我省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屬于跨行政區的、既有協作又有競爭的經濟區域,具有自身特色和優勢。
繼《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獲國務院批復,國家發改委1月12日正式印發《方案》,為山東加快轉型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明確了行動指南,一場先行先試的新舊動能轉換攻堅戰在齊魯大地打響。
山東經濟結構與全國相似度高,典型示范性強,加快建設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有利于增強山東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有利于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為全國新舊動能轉換提供經驗借鑒。
《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提出,我省綜合試驗區建設要加快提升濟南、青島、煙臺三市的核心地位,將其余14市的特定區域納入其中,形成三核引領、區域融合互動的動能轉換總體格局。
亮出山東特點,凸顯山東優勢。翻閱國家發改委剛剛印發的《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一張山東“產業崛起路線圖”躍然紙上。到2022年,基本形成新動能主導經濟發展的新格局。
根據《方案》描述,試驗區將形成三核引領、區域融合互動的動能轉換總體格局,面積近4萬平方公里。省發改委發展規劃處調研員燕紀煌:從試驗區總體格局來看,其他14市的特定區域和“三核”是并列關系,都是試驗區的核心區范圍。
濟南要高水平規劃建設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集聚集約創新要素資源,發展高端新興產業,打造開放合作新平臺,建設現代綠色智慧之城,打造全國重要的區域性經濟中心、物流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
實現新舊動能轉換,基礎在破,關鍵在立。《方案》選擇五大新興產業作為今后一段時期的主攻方向,以此帶動戰略性新興產業整體躍升,對我省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傳統產業并不是夕陽產業,用新技術、新模式對它優化升級,老產業就變出了新動能。以園區認定和企業評級為起點,化工企業進區入園、減量化將全力推進,推動綠色化、規模化、集約化發展。
“老樹發新芽”、推動傳統產業脫胎換骨,是新舊動能轉換需要做好的重要文章。《方案》提出,加強技術改造和模式創新,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瞄準國際標準提高裝備技術水平,形成支撐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方案》提出,強化頂層設計、系統謀劃和協同推動,構建促進新動能加快成長、傳統動能改造提升的政策體系和制度環境,大幅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產率。
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方案》鼓勵企業牽頭建設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加強中小微企業創新扶持力度,在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城市,對科技型中小企業實際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8%的部分準予稅前扣除。
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強化青島、煙臺等海上合作戰略支點作用,推進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港口城市間的互聯互通。深化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和地區交流合作,依托新亞歐大陸橋、中蒙俄等國際經濟走廊布局建設境外經貿合作區和重點項目。
《方案》指出,加快建設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有利于增強山東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實現由大到強戰略性轉變,為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奠定堅實基礎;有利于為全國新舊動能轉換提供經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