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辦文化轉向管文化--解讀三中全會深化文化體制改革重點11月22日
- 國企改革如何深化11月21日
- 處理好政府與市場關系是改革的核心問題11月21日
- 牢記改革發展的出發點落腳點11月21日
- 力度空前的“全面改革六十條”11月20日
- 消除機制體制弊端 建立現代財政制度11月20日
【指導思想】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必須立足于我國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 |
【經濟制度】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完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提高國有資本收益上繳公共財政比例,二0二0年提到百分之三十,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
【市場體系】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允許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租賃入股,實行與國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縮小征地范圍,規范征地程序,完善對被征地農民合理規范多元保障機制。 |
【政府職能】進一步簡政放權,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減少中央政府對微觀事務的管理,市場機制能有效調節的經濟活動,一律取消審批,對保留的行政審批事項要規范管理、提高效率。 |
【財稅體制】加快房地產稅立法并適時推進改革深化稅收制度改革,完善地方稅體系,逐步提高直接稅比重。加快房地產稅立法并適時推進改革,加快資源稅改革。 |
【城鄉發展】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保障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利,積極發展農民股份合作,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占有、收益、有償退出及抵押、擔保、繼承權。 |
【經濟開放】放寬投資準入,加快自由貿易區建設統一內外資法律法規,保持外資政策穩定、透明、可預期。堅持世界貿易體制規則,堅持雙邊、多邊、區域次區域開放合作。 |
【民主政治】發展基層民主,暢通民主渠道暢通民主渠道,健全基層選舉、議事、公開、述職、問責等機制。開展形式多樣的基層民主協商,推進基層協商制度化,建立健全居民、村民監督機制。 |
【法治中國】廢止勞教制度 逐步減少適用死刑罪名建設法治中國,必須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深化司法體制改革, |
【反腐倡廉】不準違規配備公車秘書 探索實行官邸制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是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的根本之策。必須構建決策科學、執行堅決、監督有力的權力運行體系 |
【文化體制】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健全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的體制機制。健全基礎管理、內容管理、行業管理以及網絡違法犯罪防范和打擊等工作聯動機制,健全網絡突發事件處置機制 |
【社會事業】啟動實施“單獨”家庭生育二胎政策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啟動實施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逐步調整完善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
【社會治理】實行網上受理信訪制度解決群眾訴求創新社會治理,必須著眼于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增強社會發展活力,提高社會治理水平,全面推進平安中國建設 |
【生態文明】劃定生態紅線建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實行最嚴格的源頭保護制度、損害賠償制度、責任追究制度,完善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制度 |
【軍隊國防】健全軍費管理 減少非戰斗機構和人員緊緊圍繞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這一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著力解決制約國防和軍隊建設發展的突出矛盾和問題 |
【用人機制】破除“官本位”觀念 深化公務員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 |
- 充分肯定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政治局的工作
-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
- 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
- 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 到2020年,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
- 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財政制度
- 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
- 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
- 制度管權管事管人 把權力關進籠子
- 加強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相結合
- 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 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 劃定生態保護紅線
- 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
- 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 放寬投資準入,加快自由貿易區建設
- 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 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
- 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
- 深化軍隊體制編制調整改革
- 深化司法體制改革 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
- 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 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 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 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
- 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
- 要維護憲法法律權威,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

章猷才:一連串“硬骨頭”怎么啃 考驗勇氣和智慧
經濟體制是改革重點 政府不能越、錯、缺位
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 體現改革系統整體協同
城鄉一體化≠農村城市化 須突破思想和制度障礙
預算公開將促政府亮“賬本” 打破部門利益
政府職能轉變的核心在于處理好“三角關系”
國企改革要抓“牛鼻子” 贏市場不靠行業壟斷
建文化強省需放開手腳,學會“借題發揮”
延遲退休不宜“一刀切” 養老金改革或成動力
設立“國安委” 對外維護主權安全對內維護政治安全

- 如何充分認識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2013.11.21
- 山東“單獨二胎”政策落地前不能“搶生”2013.11.19
- 農民工落戶城鎮 宅基地使用權不得強制收回2013.11.20
- 力度空前的“全面改革六十條”2013.11.20
- 徐紹史:抓住經濟體制改革“牛鼻子”2013.11.19
- 陳錫文:讓廣大農民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2013.11.18
- 公費醫療范圍縮減至個別省份 將退出歷史舞臺2013.11.18
- 地方各級政府將推行權力清單 強化權力監督2013.11.18
- 山東明年起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316項服務2013.11.21
- 事業單位改革逐步取消行政級別2013.11.18
-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20次提及公平 現7亮點2013.11.18
- 中央編辦副主任:事業單位改革逐步取消行政級別2013.11.18
- 中編辦嚴控財政供養人總量 行政區劃調整防攀比2013.11.18
- 單獨二胎影響廣泛 各省不同步方式可避免出生堆積2013.11.18
- 中編辦:嚴禁上級部門干預下級機構編制2013.11.18
-
朱繼東:全面深化改革為何必須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
堅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是在強調“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而絕不是“改向”,不是要改到資本主義那邊去。只有堅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才能真正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全面深化改革才能順利推進。...更多
-
大眾網評:凝聚信心共識 全面深化改革
11月12日,黨的第十八屆三中全會閉幕并發布公報,制定了“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部署了十五個方面改革,為中國改革樹立起一座新的里程碑。本屆三中全會的改革特點非常明顯。...更多
-
關鍵要靠改革——求解產能過剩之三
改革不到位,是產能過剩的總根源。祛除產能過剩的病根,關鍵要靠深化改革。...更多
-
改革要“闖勁兒”更要“韌勁兒”
改革之路漫漫而修遠,但中國堅持求索的腳步不會停歇;前方道路荊棘密布,但是中國堅持改革的腳步必會鏗鏘前行。我們心有“破石之韌”,何懼改革路上“八十一難”?...更多
-
十八屆三中全會翹首以盼后當俯首實踐
一旦改革方案出臺,就會出現利益方的轉換,可能會形成新的矛盾,出現新的問題。所以,當前的改革雖然不再是摸著石頭小心翼翼地過河,步子會變大,但也不會急功近利、不顧一切、急于求成。...更多
-
步子穩方向正的政改是人民之福
人們期盼政治體制改革不斷深化,期盼我們的社會更加民主、和諧、穩定,期盼各種現實矛盾得到化解,順應人民期盼,十八屆三中全會將出臺更加明晰的路線圖。...更多
- 透過三面“鏡子”看中國這一年11月12日
- 改革闖關,凝聚共識再進發11月12日
- 養老金改革熱議:望公布收支明細 多數反對延遲退休11月12日
- 中國新一輪改革:直面三大“關口”考驗11月12日
- 中國進入三中全會時間 國內外關注“關鍵性會議”11月06日
- 高層強調防止以GDP論英雄 中國發展模式求質變11月06日
- 外媒關注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國經濟改革“跳板”11月06日
- 三中全會前瞻:改革力度超以往 讓民眾共享紅利11月06日
- 三中全會,歷史抉擇樹航標11月08日
- 原標題:統籌協調,上下呼應闖險灘(全面深化改革·方法篇)11月12日
- 奮進在實現強軍目標的征途上——黨的十八大以來國防和軍隊建設述評11月12日
- 大力夯實國民經濟基礎——十八大以來國企改革發展述評11月12日
- 一位小企業老板怎么看深化改革11月12日
- 一個農民對三中全會的五大期待11月12日
- 一個基層公務員的四大改革期盼11月12日
- 經濟學家期待三中全會能“立意”“破題”11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