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公開將促政府亮“賬本” 打破部門利益
改進預算管理、完善稅收制度、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在《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中,對財稅體制改革提出了諸多具體舉措。今天上午,山東省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副教授韓振普在做客大眾網解讀《決定》,他認為,建立全面規范、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需要突破部門之間固有的利益藩籬,會促進政府亮出“賬本”,而政府需要有敢于“亮丑”的勇氣。

17日上午,山東省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副教授韓振普做客大眾網,解讀《決定》中關于深化財稅改革的相關事項。(攝影 韋輝)

山東省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副教授韓振普(攝影 韋輝)
大眾網濟南11月17日訊(記者 尹海洋)改進預算管理、完善稅收制度、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在《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中,對財稅體制改革提出了諸多具體舉措。今天上午,山東省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副教授韓振普在做客大眾網解讀《決定》,他認為,建立全面規范、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需要突破部門之間固有的利益藩籬,會促進政府亮出“賬本”,而政府需要有敢于“亮丑”的勇氣。
預算公開:
收入多少錢用到哪些領域,政府要亮出“賬本”
“預算管理,實際上是對政府的財政收入和支出做出通盤的考慮。”韓振普說,財政可以簡單地看作政府參與社會收入分配的一種經濟行為,國庫每年能夠收入多少錢?通過什么渠道獲取?這些錢每年都用到哪些領域……這些問題都要求政府作出預算謂預算。“財政預算是政府活動的一個鏡子,我們能夠看清政府的‘賬本’是怎樣的,納稅人的錢用到了什么地方。”韓振普說。
韓振普說,政府的‘賬本’不能只政府自己知道,要把它公開出來,財政預算需要接受社會、民眾和納稅人等多方面的監督,而不是關起門來商量如何花錢。“這種公布可以通過政府網站、公報公布出來,讓老百姓看清楚收了哪些錢、花到哪里去,這就是公開透明。”韓振普解釋說。
前期經驗:
三公經費邁出透明預算第一步,公開透明還需細化
“其實公開預算,國家已經邁出了一步,而且取得了成效。”韓振普說,去年開始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的三公經費就是財政預算的一部分。
當然公開預算的范圍遠不止公款招待、公車和公費出國這三項,但這三項的支出數額較大,而且與老百姓的生活關系密切,因此從中央到地方發布三公經費的預算后,老百姓都在關注、都在比較,想知道錢都用在了哪里,三公經費公開是預算公開的一次成功嘗試,已為預算公開的進一步完善做了表率。
“不僅要全面公開財政預算,還要做到內容的細化具體。”韓振普以三公經費為例說,盡管中央和各省市都公開了三公經費,但公開內容過于粗略,老百姓很難看到其中具體的花銷,在完善預算管理中,財政公開應當盡可能的全面、細化。
突破難點:
政府“賬本”要敢于“亮丑”,要突破部門的利益
韓振普說,預算公開的作用一方面體現在對國家財政的合理規劃,另一方面體現在對政府行為的約束。“這要求就是政府在做預算的時候,要做好嚴格的控制,更要精算每一筆花銷。”韓振普說,“公開亮家底,甚至于可以說亮丑,這需要一定的勇氣,要突破部門的利益,敢于把自己在預算中存在的問題公布出來。”
韓振普表示,預算公開后,政府就要嚴格按照預算實施工作,因此如果出現預算不足或者預算超額等問題后,要做好敢于“亮丑”的準備,要有接受監督和批評的勇氣。
“政府敢于把自己在預算中存在的問題公布出來,再加上我們制度、措施的改革,我們的財政收入和支出將會進一步優化,管理效率也將進一步提高。”韓振普說。
責任編輯:王云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