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祥:轉方式調結構也是讓群眾得實惠

棗莊市委書記劉玉祥接受記者采訪
大眾網訊 2009年3月2日,棗莊被國務院批準列入國家第二批資源枯竭城市名單,是我省也是東部地區唯一的一個市,棗莊的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9月17日,記者跟隨大眾報業集團轉方式調結構采訪團走進棗莊,就棗莊資源城市轉型等問題對棗莊市委書記劉玉祥進行了采訪。
“四個一批”優化產業結構
劉玉祥介紹說,作為一個老煤炭工業基地,加快城市轉型,對棗莊來說,事關大局,事關長遠。棗莊緊緊抓住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試點的契機,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努力在轉方式調結構中提高發展質量。
棗莊注重產業結構調整,提升工業經濟集約化水平。劉玉祥把他歸結為“四個一批”,即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提升一批”;利用現有企業技術優勢搞資源深加工,“壯大一批”;加大高新技術產業和新興產業培育力度,“增長一批”;逐步淘汰落后生產工藝和產品,“轉移一批”。目前,全市已形成了煤化工、機械制造、紡織服裝等八大支柱產業,資源型的產業在經濟發展中的比重越來越小。
此外,科技創新和節能減排也成為棗莊產業結構調整中的重要環節。目前,全市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 20% 以上。全市7條出境河流的水質全部達標排放,代表山東省接受國家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檢查驗收獲得第一名。
文化旅游助力棗莊突破資源瓶頸
近幾年,棗莊以文化旅游為突破口,努力實現服務業發展的多樣化,大力發展金融保險、現代物流、信息服務、科技服務、商務服務和創意研發等生產性服務業和商貿服務、餐飲住宿、休閑娛樂、社區服務、家政服務、裝飾裝修、社會化老齡服務等生活性服務業,滿足居民多元化的需求。突出發展集觀光旅游、休閑度假和文化體驗為一體的旅游業,打造一批文化旅游精品工程,努力把文化旅游業培育成戰略性支柱產業。臺兒莊古城重建步伐不斷加快,開城 100 天,游客已經超過50萬人。
重視高規格大項目建設
今年全市投資 10 億元以上在建項目 26個,是歷史上開工建設重點項目最多的一年,年初確定的 50個城市轉型項目上半年完成投資 59.13 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 52.7% 。
9月12日,聯想與棗莊市政府在濟南簽訂了總投資 180 億元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用于興建煤制甲醇、甲醇制烯烴及精細化工項目。劉玉祥認為,看一個地區的發展水平,不僅要看當前,更要看發展的潛力和后勁。棗莊將繼續堅持好項目大項目建設不動搖,打基礎謀長遠,努力解決發展后勁、可持續發展問題。
轉方式調結構惠民生
劉玉祥介紹說,轉方式調結構也是讓群眾得實惠。如果人民群眾不滿意,那轉調就沒了最重要的基礎和動力,棗莊始終堅持“老城做新、新城做靚、同城化發展”的思路,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加快推進城鎮化進程。
棗莊作為老工礦城市,棚戶區改造任務十分艱巨,占全省棚改任務的一半。搞好棚戶區改造,既是為歷史還賬,也是為未來發展蓄力,更是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工程。目前,棚戶區改造一期修建性詳規已通過專家評審,達成融資意向 32 億元;實施棚改拆遷項目 31個,已完成拆遷面積5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