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飯沒空吃上樓都得“沖”, 每送1件只提1塊錢
一件提成1塊錢,裝車也是技術活;收件地址要過目不忘,出門前先規劃路線;寧省時間不省力氣,電話不斷無暇閑聊;掙“辛苦錢”沒空吃午飯,五樓六樓都得趕緊沖……在應聘成為一名快遞員隨后在體驗送快件的過程中,大眾網記者跟著師傅走街串巷,充分感受到了這份工作的艱辛和勞累。
大眾網記者在分部看到,很多快遞員都是用燒餅、面包等草草對付過午飯,還有人干脆用零食充饑,將午飯“省略”。
... ...
"爆倉"成壓貨"擋箭牌" 先給誰送得看"喜歡"
大眾網記者觀察發現,在一些快遞員口中,“爆倉”成為了“擋箭牌”,被催件后,“爆倉”往往成為快遞員要求客戶到分部自提、拖延送件、回應問責的理由。
快件派送的先后也成為一個隨機事件,很多快遞員秉持著“發件客戶先送、熟人先送、先催先送”的原則,一些先到的快件反而因為積壓成為最后才派送的。很多“上班族”的收件地址是單位地址,也被一些快遞員不經聯系僅憑經驗就標記為“周末不上班”,推遲到工作日才派送。有些跟快遞員比較熟絡或者給快遞員“留下好印象”的收件人也會受到“特別關照”,李師傅就曾向大眾網記者“打招呼”:“XX小區XX收件人人很好,有時候還幫我捎件給鄰居朋友,看到他的件給他送上去,不要讓他下來拿。”
... ...
快遞收費"見人下菜碟",收買網店客服"里應外合"
根據分部的規定,快遞員收件后,除了上交一部分“底價”外,剩下的全是快遞員的提成,這就意味著快遞員有比較自由的“定價權”,面對一些散戶時,“見人下菜碟”成為“公開的秘密”。
李師傅說,如果發現對方是公司或者網店,就會找到負責人“談合作”,如果對方每天都發貨,“就把發貨價壓低,告訴他第一時間發他的貨,如果他指定要發別的公司,我也可以幫他轉,給他省事。”
... ...
緊俏貨品被暗扣倒賣,客戶信息被“交易”
李師傅舉例說,近兩年,某國產品牌手機“在網上很火”,很多人搶購,有人搶到之后,中途可能就會被快遞員扣下,上報“快件遺失”,快遞員按照原價賠償后轉手賣掉或者自己留用。
不僅是已經簽收的快遞面單得不到妥善保管,一些剛掃描入庫還未送達的快件信息也被快遞員輕易泄露。一天晚上,大眾網記者跟隨一位快遞員到一個經營淘寶網店的客戶家中收件,客戶提出讓快遞員提供幾張單號來“刷信譽”,快遞員欣然答應,并從當天剛剛掃描入庫還未從分部發出的快件結賬單中拿出幾張提供給對方。
... ...
加盟門檻低管理粗放,人員流動性強無責任感
大眾網記者親身感受到了快遞員的辛苦,也目睹了快遞行業的一幕幕“貓膩”和“亂象”,很多快遞公司采用承包加盟的方式發展基層網點,加盟門檻低、人員流動性強、從業素質參差不齊等成為導致快遞業“亂象”的主要原因。... ...
本網記者
調查記者互相尊重很必要,管理規范更重要
越來越多的關注目光已經投向快遞行業和快遞員群體,包容、理解、感謝的聲音越來越多。如果有完善、明確的規范,能保證快遞員的收入和保障,能明確基層網點人員配備數量保證服務能力,能規定如果快遞員“放鴿子”該怎么罰、如果快遞員“被放鴿子”該怎么補償……如果一切都有規可循并深入人心,那么“尊重”自然隨之而來,“負能量”也自然煙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