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張艷
責任編輯:高娜
齊魯晚報訊 根據氣象部門發布的預報,霧霾徹底消散恐怕要等到9日才行,在過去的一個月,大家仿佛早已適應了白色的世界。對于很多人,口罩是抗霾利器,從其銷量就能看出,比如青島一家口罩電商企業,近一個月來口罩銷量翻了10倍。然而霧霾和口罩之間有多大的聯系呢?4日記者探訪了青島“口罩村”大店村,該村最牛的時候年口罩產值能達到11個億,然而口罩村很多人掛在嘴邊的話,卻是“我們的口罩不能防霾”。
每天1000多單
是平均銷量的10倍
徐州是青島膠州市一家電商公司的老板,2016年12月20日,徐州來到公司值夜班,卻一不小心被后臺的一條統計數據嚇了一跳。他的公司為膠州市大店村的一家口罩企業代管網店,平常這個網店每天大概只有100單左右的訂單量,在沒有通過任何促銷手段的情況下,20日一天的訂單量卻達到了2300多單,這讓他非常不解,到底發生了什么?
本著一個商人的經驗和求知欲,徐州開始上網找尋真相,很快他便發現了端倪。就在前一天的夜里,中央氣象臺發布預警,稱華北中南部、黃淮北部和西部等地將連續數日出現重度霾,而在接下來的數日內霧霾都不會散去。
“我一看這條信息就明白了。”徐州告訴記者,在接下來的十多天里,這家網店的口罩銷售量不斷攀升,最高的時候訂單量達到了7000余單“。口罩的銷量基本和霧霾的嚴重程度呈正比。”徐州說,自2016年12月20日到現在,平均每天的口罩銷售量達到了1000多單,是全年平均銷量的10倍多。
兒童口罩急缺
忙都忙不過來
徐州所銷售的口罩來自于膠州市大店村的一家民營企業。1月4日,記者來到大店村見到了該企業的負責人高先生。高先生說,原本冬季就是口罩加工的旺季,這段時間又趕上霧霾,各處訂貨商的訂單紛至沓來,讓工人們應接不暇。
“我們是個小企業,一天加工口罩2萬多個。”高先生說,現在每天的訂單量最少也在2萬個開外,往往都達到三四萬,他們根本做不出來。
在眾多品種的口罩中,兒童口罩的訂單最多。“很多外地的客戶點名要兒童口罩。”高先生說,原因主要有兩個。其一,今年天氣寒冷,為了防寒,口罩和圍巾現在已經成為孩子們的標配,家長都非常重視。其二,今年霧霾尤為嚴重,不少家長都讓孩子在上學、放學的路上戴上口罩,希望口罩能夠預防PM2.5等有害物質。
“我和很多同行溝通過,他們那邊的情況也是一樣。”高先生說,為了多出兒童口罩,他甚至階段性讓工人暫停生產別的種類。
村民想印防霾
被協會會長制止
據了解,大店村是全國聞名的“口罩村”,巔峰的時候,這個僅有700戶的小村莊每年可以生產近10億只口罩,年產值達到過11億元。“論做口罩我還沒輸過誰。”大店村口罩協會會長姜秀彬說,上世紀90年代他將口罩產業引入了大店村,并帶領村民走上了致富路,但是近幾年這個聞名全國的“口罩村”,卻一直面臨著不小的輿論壓力。
大店村村民在車間里加工口罩。 記者 劉震 攝
“有人說我們發國難財,我們非常不服氣。”姜秀彬說,雖然在事實上這些年的禽流感、非典、H5N1和霧霾一波接一波地將大店村的口罩銷量向上猛推,但是大店人卻從來沒有說過自己生產的口罩能夠預防這些病害。
曾有村民想在自己的口罩包裝上標上“防PM2.5”,但是被姜秀彬制止了。“我們生產的口罩都是民用的,功能很簡單就是防塵、保暖、美觀時尚。”姜秀彬說,除此之外他們沒有做過任何出格的宣傳,“村里的口罩能防霧霾”這句話,在他看來就是一句笑話。
今天,山東大部分地區開啟了“大霧+霾”模式,不少地方能見度不足50米。記者從省環保廳了解到,接下來幾天,空氣質量像過山車一樣忽上忽下。想要驅散霧霾,要等到9號了。 [詳細]
記者從山東省財政廳獲悉,2016年山東省經濟運行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其中,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達到6883億元,占全部財政支出的比重為78.9%,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各項民生政策得到較好落實。[詳細]
2017年元旦假期,濟南樓市并沒有延續去年12月的網簽佳績,3天時間里商品住宅網簽僅284套,甚至不如去年12月30日一天的商品住宅網簽量。為吸引人氣,經十西路一樓盤打出“買房贈車位”的噱頭,實際上是個別購房者退房后的房源,而此前該樓盤開盤新樓的房源和車位一起...[詳細]
濟南的城市發展就像是扁擔的兩頭,這頭是城市的現代發展亟待突破,那頭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急需保護,哪邊都不能偏,哪邊也不能放。近日,市規劃局總規劃師牛長春接受本報記者專訪,從濟南城市中心體系的角度給出答案。[詳細]
跨年以來,素以曬跑步軌跡為樂的濟南幾大跑團微信群,表現得都很平靜。根據“悅跑圈”的官方數據,其濟南用戶共計16萬人,每日活躍跑步的用戶數均值為3000人———這一數值,在以霧霾開年的2017年年初幾天,急速下滑。[詳細]
最近濟南又被籠罩在濃重的霧霾中,很多抵抗力較弱的“小不點”扎堆被放倒。4日下午兩點,濟南市婦幼保健院兒科輸液大廳內一座難求。” “這段時間兒科主要以呼吸道疾病和腸道疾病為主,尤其是呼吸系統疾病,能占到總病號的三分之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