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張艷
責任編輯:高娜
齊魯晚報訊(記者 石念軍)跨年以來,素以曬跑步軌跡為樂的濟南幾大跑團微信群,表現得都很平靜。偶有幾個發室外跑步軌跡圖的,立馬就會迎來一連串的喊話:“有病啊,這種天還跑。”
事實證明,霧霾讓城市節奏的降速是全方位的:不只是交通出行、客運物流,也包括日漸壯大的城市跑步人群。“悅跑圈”APP提供的數據顯示,因為霧霾天氣,新年以來,濟南用戶的每日跑步人數,直接“腰斬”。
“實在憋壞了”
“沒去,霧霾太大了。”說話的是濟南歷城區馬拉松協會副會長李昱琳,作為濟南跑步圈里的資深跑友,在晨練跑步這件事上,他完全是“斜風細雨不須歸”的行動派。即便身體不適或備戰比賽而跑休,也會早早前往山大中心校區的操場,跟熟悉的跑友們說笑一番。但這幾天,濃烈的霧霾,讓她選擇了宅著。
對于習慣以曬跑步軌跡為樂趣、以發軌跡“打卡”來相互激勵的跑友們而言,這是一段迫不得已的“跑休”時段。群里偶有人發出一段運動軌跡,立即就會迎來一連串的喊話“:有病啊,這種天還跑。”
的確,即便在綠植茂盛的泉城公園,最近幾天也少見跑步者的身影。常年在此跑步的跑友說,平常的一些輕微霧霾天,不太受影響,但像這兩天的天氣,不行了。
比如濟南資深跑友王國易,2016年度跑量超過5000公里,每月平均超過400公里。一談起這天氣,這位跑友直喊“實在憋壞了”“。戶外實在沒法跑,這兩天只好在室內跑步機上刷了兩個半程馬拉松。”
資深跑友在堅持
頻繁的霧霾天氣,已經逐步提高了人們的心理敏感度:只需要望一下窗外,就會知道適不適合戶外運動。知名運動APP“悅跑圈”提供的用戶數據就顯示,霧霾天氣下,參與運動的用戶數量以及他們的運動頻次,都在下降。
根據“悅跑圈”的官方數據,其濟南用戶共計16萬人,每日活躍跑步的用戶數均值為3000人———這一數值,在以霧霾開年的2017年年初幾天,急速下滑。
數據顯示,2016年12月第一周,濟南累計23815人次有跑步數據,日均跑步者數量達到3402人;2017年1月1日、2日、3日,“所有在濟南跑步的‘悅跑圈’用戶”分別為:2817、1697、1646,日均數量呈現“腰斬”之勢。要是剔除報名參加“悅跑圈”大鵬及廈門兩個線上馬拉松賽事的用戶,2017年新年三天的數值分別為:1780、972、1314,最低時僅相當于平均值的三分之一。
另一個有意思的數據是,“悅跑圈”2016年12月第一周的濟南跑步用戶日均里程為5.31KM;霧霾嚴重的2017年頭三天,數值不升反降,達到7.9KM。這說明,在霧霾嚴重的天氣里堅持跑步,雖然人數驟降,但多是一些跑步里程較長的資深愛好者。
今天,山東大部分地區開啟了“大霧+霾”模式,不少地方能見度不足50米。記者從省環保廳了解到,接下來幾天,空氣質量像過山車一樣忽上忽下。想要驅散霧霾,要等到9號了。 [詳細]
記者從山東省財政廳獲悉,2016年山東省經濟運行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其中,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達到6883億元,占全部財政支出的比重為78.9%,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各項民生政策得到較好落實。[詳細]
2017年元旦假期,濟南樓市并沒有延續去年12月的網簽佳績,3天時間里商品住宅網簽僅284套,甚至不如去年12月30日一天的商品住宅網簽量。為吸引人氣,經十西路一樓盤打出“買房贈車位”的噱頭,實際上是個別購房者退房后的房源,而此前該樓盤開盤新樓的房源和車位一起...[詳細]
濟南的城市發展就像是扁擔的兩頭,這頭是城市的現代發展亟待突破,那頭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急需保護,哪邊都不能偏,哪邊也不能放。近日,市規劃局總規劃師牛長春接受本報記者專訪,從濟南城市中心體系的角度給出答案。[詳細]
在四川金沙江畔的一個小山村,全村最氣派的小樓里,女主人剛生下一個男嬰,左鄰右舍都趕來慶賀添丁之喜。確定嫌疑人身份后,警方發現龍某隔三差五就向同一個銀行賬戶匯款,開戶行是云南省邊界的一個小儲蓄所。[詳細]
今天(4日)上午,濟南市召開交通規劃工作專題會議,邀請交通領域專家對濟南市城市交通擁堵問題把脈會診、出謀劃策。王忠林在講話中指出,陸化普教授結合國內外的先進經驗和理念,以案說理,為我們帶來了先進的交通管理和城市規劃建設理念,也為濟南提出了寶貴的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