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張艷
責任編輯:高娜
齊魯網1月3日訊(山東臺德州站 王佳亮 德州臺 喬興華)今年以來,面對國內外嚴峻復雜形勢,德州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主動把握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激發和釋放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增強經濟發展新動能。
改革,是發展的最大動力。2016年,德州市主動作為、精準施策,統籌推進“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持續發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去產能,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首要任務,也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必須要過的關口。雖正值隆冬,但德州瑞康食品有限公司的項目工地卻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這個月底前,他們將成為全市首家完成高效粉煤鍋爐改造的企業。
德州瑞康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騁介紹說:“這三臺高效煤粉鍋爐總投資得三千萬,我們也是痛下決心淘汰落后產能,完成后將全部實現超低排放,煤粉的燃燒率將達到98%以上,熱效率達到90%以上,可以說兼具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企業努力,政府也在幫忙。2016年,德州市被列為全省高效環保煤粉鍋爐試點示范城市,給予試點獎勵資金預算指標2500萬元。
德州市節能監察支隊支隊長許慶祥說:“這些政策將與德州市現有的補貼辦法形成政策的‘組合拳’,能有效緩解企業的資金壓力,充分調動企業去產能的積極性,最終讓低效落后產能有序退出,為先進產能發展騰出空間!
小到一臺燃煤鍋爐改造,大到一座工廠的搬遷,全市上下加碼“去產能”,積極化解鋼鐵、平板玻璃等行業落后產能,化解率達到79.2%。截止11月底,10噸以上燃煤鍋爐治理完成率52.73%,10噸以下達到96.6%。
去庫存,伴隨住房制度改革和新型城鎮化推進,德州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去化周期保持在合理區間。截至10月末,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為439.16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4%,分別較上半年、前三季度提高16.8個和3.4個百分點。
去杠桿,德州市突出抓好直接融資和政府債務化解工作,著力構建多層次的融資體系和金融服務支撐體系,新增新三板掛牌企業5家,政府投資融資平臺達到60多家。
降成本,德州市多措并舉減輕企業負擔4億多元,“營改增”惠及納稅人2.3萬戶,著力增加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供給,發展的協調性不斷增強。
在“去”與“降”的同時,德州市更加注重補齊發展的短板,以技改創新培育發展新動能。在禹城保齡寶,企業著眼于“創新驅動”,連續進行了五期技改,引進世界上最先進的裝備工藝研發生產差別化的高端產品。今年,他們自主研發的特醫食品一經推出便一炮打響。
保齡寶有限公司終端事業部副總經理龐明利說:“原來賣原料,是按噸賣,現在做的這個特醫食品,特殊醫學用途的,它的整個價值和技術含量,以及針對的這個終端消費者,是以克來計量。”
全產業鏈發展模式讓企業形成了多個突破點和價值點,技術含量和價值回報率也越來越高。今年以來,不僅有““10+6”產業布局”“3個100”培植工程”和“12個產業聯盟”等多個產業轉型升級規劃的全力扶持,還有各項支持工業發展、擴大有效投資政策中對于技改的持續鼓勵。
“技術改造始終是德州市調整工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全市每年實施150個工業轉型升級導向計劃項目,今年共有18個項目列入工信部工業技術改造重點項目庫,112個技改項目列入全省技改導向計劃,占全省導向計劃項目的十分之一!钡轮菔薪浶盼几目瓶崎L王彥玲說
2016年,德州市多措并舉打好供給側改革“攻堅戰”,“三去一降一補”五管齊下,使經濟向好態勢增多,高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投資增速快于全部工業增速,新舊動能加速轉換。前不久,市委市政府適時出臺《關于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建設協同發展示范區的意見》,38項重點任務,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繪制了清晰的路線圖和時間表,助力2017年德州供給側改革向縱深發展。
今天,山東大部分地區開啟了“大霧+霾”模式,不少地方能見度不足50米。記者從省環保廳了解到,接下來幾天,空氣質量像過山車一樣忽上忽下。想要驅散霧霾,要等到9號了。 [詳細]
記者從山東省財政廳獲悉,2016年山東省經濟運行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其中,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達到6883億元,占全部財政支出的比重為78.9%,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各項民生政策得到較好落實。[詳細]
2017年元旦假期,濟南樓市并沒有延續去年12月的網簽佳績,3天時間里商品住宅網簽僅284套,甚至不如去年12月30日一天的商品住宅網簽量。為吸引人氣,經十西路一樓盤打出“買房贈車位”的噱頭,實際上是個別購房者退房后的房源,而此前該樓盤開盤新樓的房源和車位一起...[詳細]
濟南的城市發展就像是扁擔的兩頭,這頭是城市的現代發展亟待突破,那頭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急需保護,哪邊都不能偏,哪邊也不能放。近日,市規劃局總規劃師牛長春接受本報記者專訪,從濟南城市中心體系的角度給出答案。[詳細]
項目是潛在生產力,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今天的投資結構就是明天的經濟結構,2016年以來,德州聚焦產業發展方向,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帶動經濟結構優化升級。[詳細]
分兩批削減行政權力事項227項,其中行政審批事項81項,政務服務平臺實現省市縣三級互聯互通,省定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全部取消……這是過去一年,簡政放權、職能轉變、紅利釋放,寫就的穩中向好答卷—— 預計全年新登記市場主體增長15%左右,新登記企業增長55%左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