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微軟打算玩“硬”的?
大眾網-大眾電腦報
2002-08-19 07:13:27
dzdnb20020819
|
|
提起微軟,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家軟件公司,不過,可能很多國內用戶還不知道,微軟同時還是一家硬件生產企業。微軟早在20年前就涉足于電腦外設的生產,最近幾年甚至還造起了整機——大名鼎鼎的X—Box就是微軟的得意之作。今年8月份,微軟終于在國人面前露出了其“軟硬兼施”的本來面目,挾其生產的外設產品登陸中國大陸市場。 此番微軟帶到國內的硬件產品包括鍵盤、鼠標、軌跡球、搖桿、游戲控制器、方向盤等共計14個品種。作為一個有著20年生產經驗的企業,微軟的硬件產品確實有不同凡響之處:其光電鼠標采用的光學感應器每秒可以獲取6000張圖片,而普通的光學鼠標每秒最多只能獲取2500張圖片;其鍵盤則集成了大量的功能鍵,實現了與操作系統的完美結合;其游戲設備不但品種繁多、功能強大,而且與微軟的DirectX完全兼容。不過,享用這些第一流的硬件設備是要付出代價的,根據微軟的建議零售價,最便宜的一個鼠標也要199元,最貴的竟然賣到了599元,鍵盤、游戲設備的價格也大體在這個水平上,我們不禁懷疑微軟能否在國內找到用戶。 為什么要進軍國內硬件市場,微軟的解釋是“大陸外設市場走向成熟是微軟開始賣硬件的原因”。對此解釋很多人表示懷疑。單從定價策略上大家一眼就能看出,微軟幾乎沒有打算通過硬件產品贏利。那么,進軍國內硬件市場的真實目的到底是什么? 在海外,微軟推出硬件產品的主要目的是協助軟件產品占領市場。微軟的鍵盤上集合了大量的熱鍵、快捷鍵與功能鍵,為的是讓用戶更好地體驗微軟的操作系統;微軟的滾輪鼠標曾經與Office產品捆綁銷售,以將后者的功能淋漓盡致的發揮;微軟的游戲設備則一直在充當其DirectX多媒體接口的活廣告。同樣,在國內市場上,微軟的硬件產品將同樣充當其軟件的“推銷員”角色。除此之外,微軟的硬件產品還充當著改善微軟在國人心目中形象的“親善大使”。微軟的軟件產品動輒數千元甚至上萬元,這使得大多數國內用戶壓根就沒有購買微軟產品的念頭,而此番微軟推出的硬件產品價格都在幾百元,雖然仍然偏高,但與普通用戶的距離終歸是接近了很多。如果廣大用戶能夠通過微軟的硬件產品體味到“微軟的產品雖然貴一點,但我還是買得起”,這將是微軟的一大勝利。 由此看來,微軟的硬件產品進入國內市場,贏利只是一個次要目的,其主要著眼點還是在軟件。套用一句流行語說就是:硬件搭臺,軟件唱戲。 ■李岱巖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