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丙申扶貧記(1)
蒙山深處的一場“遷徙”
初夏的驕陽烘烤著蒙山深處一個叫崔家溝的小山村。“現在想想,還像做夢。”52歲的村支書曹厚海走到山頂,瞅瞅空無一人的舊村,又望向遠處的“新村”,心生感嘆。<詳細>

閑向斜陽嚼枯草,近來問喘為無人。深秋的午后,在德州武城縣李家戶鎮西店村的一間牛棚[詳情]
在沂南縣銅井鎮連綿的大山中,有許許多多被村民“嫌棄”的荒山野破。可最近這里變了:[詳情]
10月13日起,大眾日報攜手新銳大眾客戶端、大眾網、山東24小時、山東手機報,重磅推出[詳情]
“新鍋10塊,新外套2塊。這個價,之前俺都不信。”瞅著剛從“愛心超市”買來的寶貝,[詳情]
初夏的驕陽烘烤著蒙山深處一個叫崔家溝的小山村。“現在想想,還像做夢。”52歲的村支書曹厚海走到山頂,瞅瞅空無一人的舊村,又望向遠處的“新村”,心生感嘆。<詳細>
臨沂市蒙陰縣舊寨鄉殷家嶺村,71歲的村婦徐美鳳窩在山里窮了一輩子,直到古稀之年[詳情]
菏澤定陶區杜堂鎮轆灣村40歲農婦劉玉紅一家,種麥忙一年只能掙到8000元,五口人省[詳情]
八十歲的老大娘“組團”來村里加工點打工,纏發棍(一種假發)、藤編椅,一天“玩[詳情]
山東省“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要采取超常規舉措,用過硬辦法,舉全省之力,堅決[詳情]
淄博
9月28日,當記者走進臨淄區朱臺鎮東臺村一處農家小院,魯洪富正穿著整潔坐在沙發上,盡管說話含混不清,手卻在不停比劃,急于要表達。<詳細>
脫貧措施走形式、走過場,熱衷于做表面文章、形象工程,應問責;未完成年度減貧計劃任務,應問責;存在弄虛作假、違規操作等問題,搞“數字脫貧”、假脫貧的,應問責……日前,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濟南市脫貧攻堅工作問責辦法(試行)》。<詳細>
濟南
威海
全市扶貧開發工作座談會提出,各成員單位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形成網格化、立體化脫貧攻堅格局。“旅游扶貧是開發式扶貧,是‘造血式’扶貧,通過發揮貧困村旅游資源富集優勢,有利于發揮旅游業的綜合帶動功能,真正讓貧困戶和貧困村摘掉窮帽,實現脫貧致富。<詳細>
臨沂
沂蒙風情旅游景區位于沂水縣西南部,成立于2013年4月份,與沂水縣院東頭鎮鎮區合一,是沂蒙“紅嫂”祖秀蓮的故鄉。沂水縣沂蒙風情旅游景區桃棵子村,張在俊和兒子正在收拾自家農家樂的院子。<詳細>
根據全省貧困人口數據匯總表顯示,截至2015年底,山東全省仍有240萬左右農村貧困人口,是東部地區貧困人口最多的省份。我省明確提出,將通過發展生產實現150萬人左右脫貧,通過轉移就業實現60萬人左右脫貧,通過異地搬遷實現6萬人左右脫貧,通過生態補償實現4萬人左右脫貧,其他農村貧困人口通過社會保障兜底脫貧。提前兩年(2018年)全部兜底完成脫貧任務,此后兩年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建立長效機制。
10月5日是乳山市白沙灘鎮桃村李家村青藝農民專業合作社結算工資的日子。如今,李作志打工的青藝合作社不斷<詳細>
九十年代村里人都已經吃白面饅頭時,任敘善一家還在吃玉米面窩頭。媳婦腰椎突出嚴重干不了農活,二兒子左眼<詳細>
這幾天,家住廣饒縣陳官鎮古家村的周東升在村民眼中變樣了:走路不再低著頭順著墻根了,而是挺直腰板走大路<詳細>
“土里能刨出金子?靠那幾畝地,農民只能是吃苦受窮的命。”這是魏玉鎮前幾年掛在嘴邊的話。為此,他幾度離<詳細>
10月9日上午9點左右,棗莊市山亭區馮卯鎮張山空村村民王士良騎著新買的電動三輪車來到西山山腰自家桃園。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