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魏鵬
責任編輯:孫翔
編者按:
山東省“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要采取超常規舉措,用過硬辦法,舉全省之力,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2016年,是山東三年脫貧攻堅戰的開局之年,山東制定了再減120萬人的脫貧目標。脫貧攻堅戰,沖鋒號已經吹響。
從5月份開始,大眾網記者陸續深入山東臨沂、菏澤、德州、聊城等地,走進大山、走進農田,走進農戶、走進廠棚…… 近距離感知山東扶貧的“超常規舉措”“過硬辦法”。
即日起,大眾網推出系列全媒體紀實報道——丙申扶貧記,用最真實的鏡頭和語言,記錄最貧困人口的脫貧進程,記錄山東正在進行的這場脫貧攻堅戰。
丙申扶貧記(2)
一劑“脫貧藥方”讓她笑著哭
策劃/大眾網記者 李冉 文圖/大眾網記者 王宗陽 視頻/大眾網記者 李冉 亓翔 劉琛
蒙陰,自古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稱。惡劣的生產條件讓許多淳樸的山民“靠天吃飯”,在過去,貧困也一直是繞不開的話題。(記者 王宗陽 攝)
大崮村將生態種養和果品購銷與旅游資源相嫁接,打造了大崮養生園度假村。城市里喜歡這里的青山綠水,貧困戶也有了脫貧致富的路子。(記者 王宗陽 攝)
49歲的岱崮鎮大崮村貧困戶王均提過去一直在外打工,現在村里統一搞農家樂旅游開發,他干了一年平均月收入六千元,比在外面打工賺的多。(記者 王宗陽 攝)
蒙陰縣舊寨鄉殷家嶺村的大山深處,71歲的徐美鳳老人看著飼養的36只長毛兔,每年能為她增收2500元左右。(記者 王宗陽 攝)
目前,蒙陰全縣長毛兔存欄量達到600余萬只,年兔毛產量4000多噸,存欄量和兔毛產量均居全國縣區第一位。該縣已有3200戶貧困戶養上了“致富兔”,助他們實現脫貧。(記者 王宗陽 攝)
“一只兔,油鹽醋;十只兔,新衣褲;百只兔,娃娶媳婦;千只兔,咱進城住……”臨沂市蒙陰縣舊寨鄉殷家嶺村,71歲的村婦徐美鳳窩在山里窮了一輩子,直到古稀之年,才在村里的幫助下,找到了養長毛兔這條脫貧路。她念叨著養兔子的歌謠,拔草、喂兔、收拾兔籠……此時,她腦海里那“曾經的夢”再次浮現了出來。
蒙陰,自古就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稱。惡劣的自然環境與簡陋的生產條件,把淳樸的山民困住,大伙只能靠天吃飯。然而,相比土地貧瘠的天然困局,缺乏致富的路子,這是讓徐美鳳們更絕望的地方。
咋辦?蒙陰縣堅決發展“造血”產業扶貧,做強兔產業、生態旅游產業、果品產業、來料加工產業與農村電商五大“發動機”富民產業。通過這樣一套扶貧“組合拳”,蒙陰3.6萬貧困群眾真真切切拿到了脫貧的“藥方”。
命運之變:
71歲的徐美鳳窮了一輩子,長毛兔養殖讓她看到了脫貧的希望
“小兔啊,你是我的貴人。養了你,我這輩子才看到了的希望。”5月末的暖陽灑在蒙陰縣舊寨鄉殷家嶺村的溝溝壑壑,也照進了徐美鳳受傷的心頭。她飼養了36只長毛兔,不再發愁能不能吃飽飯的問題。面對大眾網記者的鏡頭,她笑了又哭。
在殷家嶺村,徐美鳳是出了名的苦命女人。老伴大自己10歲,從年輕時身體就有病,如今生活不能自理。大兒子有殘疾,女婿又瘋癲,家里沒有任何經濟來源。平日里,老兩口只能喂些雞鴨、種點菜勉強維持生計。在沒有養兔子之前,徐美鳳沒錢給老伴買藥,無奈東家借點西家再湊點。借了幾千元的藥費,如同一座大山壓在了徐美鳳的肩膀上。她沒有能力償還,雖然淳樸的鄉民沒有催過她,但她卻在村里抬不起頭。她家一共七分地,吃不飽習慣了,也窮了一輩子。“因為窮,俺的娃一天學都沒上,找對象太難了,人家看俺們的眼神,一輩子都不能忘……”
2015年底,共青團山東省委掛職的第一書記王政給村民李長富帶來了15萬元的精準扶貧專項資金,李長富又個人出資20萬,建了養兔場,成立了眾星畜禽養殖專業合作社。合作社通過免費提供良種長毛兔,吸納了徐美鳳等村里23戶貧困戶入社。半年多來,徐美鳳一步步把兔子“擴充”到36只,這些兔子就是她脫貧的全部希望。
看著這些毛絨絨的小白兔,徐美鳳在心里默默算著賬。這些小兔每70天左右能產6斤多毛,每斤可以賣80元,收入在500元左右。這樣算下來,每年養兔能增收2500元。此外,加上老兩口的低保和殘疾人補助每年一共3600元,還有山東居民基礎養老金倆人一年共2400元,老兩口的年收入預計為8500元,遠遠超過了省定的人均3371元的脫貧標準。
養兔子又養羊,老人習慣了早起晚睡。走在山間拔草、挑水、種果樹,到處是她瘦小的身影。她望著山下的崎嶇山路,想著自己一輩子傷心委屈的生活要變了,腳下的步子又加緊了些。
蒙陰的大山里,還有許多“徐美鳳”,大山把姑娘熬成了婆,把小伙子困成了爺,可是很多人直至終老也未能如愿“穿新衣、住新房”,養兔成了目前山里人改變貧困的希望。
殷家嶺村的支部書記鞠甸武對大眾網記者說,飼養長毛兔門檻低,是貧困戶脫貧就業的好抓手。全村一共有69戶貧困戶,目前加入合作社的23戶貧困戶中已有15戶脫貧,還沒脫貧的8戶又分成了3種情況:其中有兩戶完全沒有生活能力,合作社和他們簽訂合同,實行保底分紅,也就是說如果貧困戶年收入達不到省定扶貧標準人均3371元的話,合作社負責兜底補齊。另外5戶,包括徐美鳳這樣有些勞動能力的,合作社為他們提供長毛兔、飼料、技術、防疫等,兔毛也按照市場價保底收購,剩余的最后1戶則選擇在合作社工作。
蒙陰縣是有名的長毛兔之鄉,吸納貧困戶加入兔養殖和兔毛深加工全產業鏈條的扶貧模式,也大大提高了當地產業發展能力。目前,蒙陰全縣長毛兔存欄量達到600余萬只,年兔毛產量4000多噸,存欄量和兔毛產量均居全國縣區第一位,全縣萬兔村36個,千兔場180處。如今,有超過3200戶貧困戶養上了“致富兔”,實現脫貧就在眼前。
想法之變:
“困”怕了王均提曾逃出大山,現在卻回村“孵金蛋”
山上,長毛兔養殖遍地開花;山下,村民搞的農家樂也連成了片,有了自己的品牌。
在蒙陰縣岱崮鎮大崮村,49歲的貧困戶王均提曾逃離大山,去外面打工,月薪3000多元。然而他現在卻回來了,掙的還是以前的兩倍,這里面究竟有啥道道?原來,2015年下半年,王均提響應鎮上和村里的號召,回家干起了農家樂。他把自家小院的土炕全部對外經營,城里人來住,出門就能“偷菜”。有了“回歸山野”的金子招牌,這農家小院經營不到一年,平均月收入就超過了6000元,王均提“意外”成為了村里的創業明星。
過去,青壯勞力不出去只能“困死”在大山里,可都出去老人小孩又沒人管,一直是個撓頭的問題。現在的脫貧模式實現了兩頭兼顧,用王均提的話說就是,他回來后家里的老人有精神了,身體也好了。現在他和父母每天早上起來一起聽著小鳥喳喳叫,過得很開心。
“鄉村旅游這種模式,真正體現了扶貧要精準的思路。既充實了農村勞動力,解決了留守問題。又調動了有資源的村莊抱團發展,提高游客認可度,讓村民得到實惠。”瞅著遠處的青山綠水,大崮村村書記王均照頗有些指點江山的感覺。他說,農村旅游產業的發展,讓村子整體上了個臺階。“過去,俺這村里就是單一的種桃,因為沒水,收成始終不行。現在旅游發展得好了,大伙手頭有了錢,一起打了120米的深井,下一步還要拓寬沿河路,繼續發展農家原汁原味游。”
岱崮鎮的改頭換面,離不開資源要素與技術要素的雙重幫扶。以大崮村這個小山村為例,它將生態種養、果品購銷與旅游資源相嫁接,根據貧困戶的不同情況,進行分類結對幫扶。在資源要素幫扶上,通過喚醒貧困戶脫貧主動性,幫助村民統一設計牌匾,進行農家小院統一改造,讓農家樂看起來更加專業。大崮養生園度假村合作社還出資對貧困戶的老宅院進行改造提升,打造出了具有當地特色的果酒釀酒坊。84歲的村民王煥民是直接受益者,他的三個兒子都在外面打工,過去自己無依無靠無收入。如今,老酒坊聘請他看門打掃衛生,一年給3000元。他家的兩畝地自己也不用種了,流轉給合作社一年收入1600元,加起來一年收入4600元,實現了基本脫貧。
具體到技術要素的幫扶上,當地合作社依托自身技術、產銷渠道優勢,在堅持為貧困戶免費提供農資、技術指導的基礎上,與10戶有果園管理能力的的貧困戶簽訂了果品收購協議,以高于市場價優先收購,徹底解決了貧困果農的果品銷路問題。
“扶貧,不是扶一時,關鍵是幫他們找到易上手而且能干下去的致富路子。”岱崮鎮人大主席團主席王烈峰說,借著鄉村旅游良好的發展勢頭,大崮養生園度假村合作社積極吸收有柳編、豆腐、雜糧煎餅等手藝的貧困戶,以技術加盟的形式加入合作社,同時,以高于市場價收購貧困戶的板栗、芝麻、草雞、山羊、草雞蛋等農產品,形成長期雙贏發展的局面。針對每個鎮每個村都有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大崮村建立了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家庭脫貧臺賬,組織合作社每年從收入中拿出30000元作為扶持基金,為這部分貧困戶無償供給合作社自產的有機蔬菜,實現脫貧路上“不讓一人掉隊”。
模式之變:
蒙陰精準扶貧,從大力“輸血”到堅決“造血”
“以前,我們村就是靠天吃飯,遇到好年景,山上的果品豐收了,但上山的土路卻被雨水沖壞了,本來在果樹上能值5元/個的桃子,到了經銷商手里,卻連2元錢都不值……遇到干旱年份,山上沒水,村民為了保住果樹只能將未成熟的果子連同果袋一起扔掉,不僅一分錢沒掙,還將投入的化肥、農藥、果袋等費用一起賠進去。村民曾試著打過井,可是電壓低,根本抽不上水來……”上面這一段話,是一位蒙陰舊寨鄉殷家嶺的大學生寫給第一書記王政的“匿名信”,信中所真實反映了蒙陰“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困難。
王政了解到,村民最亟需解決的是山上架電及果樹的灌溉問題,他協調65萬元資金,為村民生產、生活及項目開發提供電力保障,并擴大了水利灌溉,又協調資金修路,打通、修好了村民們期盼多年的奔小康致富路。幫扶村一組的莊前大洼、石頭嶺、八畝嶺區域460畝蜜桃,每畝增產上千斤,一組58家貧困戶,人均增收800元以上,二組52家貧困戶,人均增收千元以上。
殷家嶺村只是蒙陰縣眾多貧困村之一。截止到今年6月,蒙陰縣有貧困戶1.7萬戶、貧困人口3.6萬人,345個行政村村村有貧困戶,這個縣94%的面積是山地丘陵,基礎設施相對落后,貧困人口多處于庫區和偏遠山村,致貧原因復雜多樣,因病、因殘致貧返貧的占很大比例。
面臨生產條件等現實困難,蒙陰縣提出了以產業扶貧作為“發動機”,做強生態旅游產業、兔產業、果品產業、來料加工產業與農村電商五大富民產業。這一套“組合拳”下來,蒙陰3.6萬貧困群眾拿到了實實在在的“脫貧藥方”,心中也有了拔“窮根”的底。
蒙陰縣扶貧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公緒建說,通過一段時間的扶貧攻堅,和對群眾的耐心溝通,目前蒙陰縣的大部分貧困農戶,思想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很多人摒棄了“等靠要”的思想。蒙陰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通過抓住產業扶貧這個核心,全面推進蜜桃種植、長毛兔養殖、旅游開發、電子商務、來料加工等產業,確保扶貧政策、資金、項目精準滴灌到村到戶到人。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近日,教育部印發《關于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把課后服務工作納入中小學校考評體系,加強督導檢查,創新工作機制和方法,積極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課后服務工作模式。[詳細]
日前,經廣東省委同意,廣東省紀委對梅州市委原常委、宣傳部長周章新嚴重違紀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周章新身為黨員領導干部,嚴重違反黨的紀律,且在黨的十八大后仍不收斂、不收手,性質惡劣、情節嚴重。[詳細]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發掘現場領隊王天佑介紹,M154號墓坑深2.3米,船棺長6.1米,寬1米,棺內出土器物數量最多、等級最高。王天佑告訴記者,墓群年代跨度200多年,從春秋晚期延續至戰國中晚期,出土的隨葬品中有大量的青銅器、陶器、漆木器、玉石器。[詳細]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在河北地質大學,提起“小飛俠”,可以說,盡人皆知。“小飛俠”并不小,也不是做學生工作的教職員工,而是一名現年83歲的退休志愿者,名叫張杰。[詳細]
隨著韓國憲法法院有關總統彈劾案宣判在即,韓國支持和反對彈劾總統樸槿惠的民眾4日再次分別在首爾舉行大規模集會。隨著韓國憲法法院有關總統彈劾案宣判在即,韓國支持和反對彈劾總統樸槿惠的民眾4日再次分別在首爾舉行大規模集會。[詳細]
據日媒報道,為了實現人工智能(AI)的產業化,日本政府近日決定,將分三個階段推進利用AI大幅提高制造業、物流、醫療和護理行業效率的構想。為了在特區迅速推進采用自動駕駛和小型無人機的試驗,將增加可暫時取消限制的條款等。[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