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溝子村的幸福生活:住樓全免費,每年派發600萬福利
金溝子村村委書記陳衛生告訴大眾網記者,舊城改造后,村里每年都會拿出大約600萬元的福利發放給村民:供暖費、物業費全免,每戶的水電費幾乎全額返還,每年中秋節和春節,村委都會向每位村民分別發放500元和2000元現金。
金溝子村西區全景。
金溝子村村民冷素美家新房的客廳。
在金溝子西區內,幾個年輕人正在打籃球。
大眾網平度9月8日訊(記者 盛堃 李兆輝 于瀟瀟)供暖費、物業費全免,水電費全額返還,自己家住不了的房子可以對外出租,每年村集體向村民派發的各種形式的福利加起來有600萬元……連日來,大眾網記者在平度市金閣街道金溝子村新村采訪,金溝子村在金閣街道五個集體土地村莊改造中的補償標準最高,截至目前也是平度市最高的,這種高標準的補償給村民們帶來了極大的實惠,令住在花園小區里的村民們感到很幸福。
現行標準、老標準、高標準齊上,金溝子村拆遷補償標準屬全平度最高
大眾網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金溝子村的改造補償標準不僅是金閣街道五個村莊里最高的,也是到目前為止全平度市最高的。
在這些標準中,金溝子村不僅達到了“按照宅基地面積置換安置面積,外加房屋及附屬設施補償費、搬家補助費等費用”的現行標準,還執行了與其他五個村莊一樣的“10個面積的宅基地贈送一個平方米面積的車庫”的老標準。除此之外,還執行了一些高標準,包括:房屋及附屬設施評估費可以以1250元/平方米的價格購買安置房;已登記結婚的,允許分戶,可以以每平方米1250元的價格購買32個平方米的樓房;以每平方米2850元的價格購買不超過63平方米的樓房;每戶每平方米給予110元的費用補助(按宅基地面積計算)等。
9間舊平房置換6套樓房, 隨時能洗熱水澡不怕蚊子咬
“舊村搬遷改造真正受益的是村民,就拿俺家來說吧,原來有舊平房5間,現在置換了3套樓房,住進樓房綠化、美化、亮化、治安、環境都改善了,基礎設施配套完善,與原來居住的破舊平房相比,簡直一個天、一個地。”9月8日,說起搬遷的好,金溝子村村民陳吉云笑得合不攏嘴。
陳吉云一家5口人,兒子和兒媳婦一個在城里搞商業,一個在房地產企業工作,陳吉云在一家建筑企業干維修,一個月收入兩三千元。舊城改造后,他家原有的5間平房,置換了3套樓房。“這3套樓房,俺住1套,租1套,年租金9600元,還有1套105平米的樓房,給兒子住。”陳吉云高興地說。
“以平房換樓房,小房換大房,圓了俺家三代人的住樓夢。”與陳吉云一樣,70歲的冷素美住在新樓房里,心情格外爽朗。
冷素美老人家原來住的是兩幢1994年蓋的舊平房,子孫三代人共9口人,大兒子一家3口住一幢,她和二兒子一家6口,擠在四間平房老屋里,擁擠不用說,連洗澡都是個麻煩事,每次洗澡都得讓黑蚊子咬的“遍體鱗傷”。
“現在好了,俺家原有9間的舊平房置換了6套樓房,105平米分了3套,85平米的分了3套,總共才找補了21萬多,多劃算!”冷素美老人笑著告訴記者:“每套房都有寬敞干凈的衛生間,有太陽能熱水器,洗個澡太舒服了。”
一年租金能收三萬三,還清欠債惟享天倫
“說實話,以前沒敢指望,像我這般年紀,沒想到這么快住上樓了,多虧了黨和政府的好政策。”談起搬遷改造,79歲的村民陳可先由衷地說。
陳可先一家13口人,原有19間平房,舊城搬遷改造,陳可先家原有的19間平房置換了9套樓房,1棟門頭房。陳可先說,這9套樓房和1棟門頭房他是這樣分配的:他和老伴住一套一樓的,105平方米;三個兒每人給三套;二兒子用3套樓房(每套85平方米)換了1處3層的門頭房,共120平方米。現在,三個兒每家都對外出租1套樓房或門頭房。
當大眾網記者問到租房子能帶來多少收入時,陳可先臉上的笑意更濃:“大兒,三兒各對外出租1套樓房,年租金都在9000多元,二兒門頭房的年租金2.6萬元。現在,俺們吃、住、花什么都不愁,這日子過得幸福哩!”
像陳可先一家坐收租金的還有很多村民。大眾網記者記者采訪時,村民竇雪云正在金溝子村幼兒園門口等待接小孫女放學回家。竇雪云說,算上小孫女在內,她家共有4口人,分到了3套房,其中有2套住宅樓,1套門頭房,除留1套住宅樓自住之外,其余兩套都租出去了。
“住宅樓一套的租金一年是7000多元,門頭房的租金一年26000多元。”竇雪云給記者算了算賬,她們家光租金一年就收入33000多元。上樓之前,家里條件不好,還有不少外債,現在債務已經全都還清了,她每天在家照顧小孫女,盡享天倫之樂。
暖氣、物業全免費,村集體每年派發福利600萬元
雖然村民們都搬進了新樓,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但金溝子村的福利仍然不少,讓不少外鄉人羨慕。
“村里每人每月發60元的生活費,冬季暖氣費全免,18歲以上的村民全部入了農村養老保險,到了中秋節、春節還有2500元過節費,每人還分10升油…… ”金溝子村村委書記陳衛生告訴大眾網記者,舊城改造后,村里每年都會拿出大約600萬元的福利發放給村民:供暖費、物業費全免,每戶的水電費幾乎全額返還,每年中秋節和春節,村委都會向每位村民分別發放500元和2000元現金。
除此之外,為了豐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在金溝子新村東西兩區分別建有社區服務中心,為老人開辟了專門的娛樂休閑場所。今年,金溝子村還向村民征集攝影、書畫、詩歌等作品,舉辦《我的美麗村莊》居民書畫攝影展,為村民帶來實在的精神享受。
“我不想再承包果園了,經濟條件好了,自己也老了,該歇歇了。”金溝子東區11號樓的村民陳文正的這句話,反映了金溝子村很多村民的想法,文化生活多了,體力勞作少了,大多數村民都不再種地,多以流轉或種植經濟林木為主。“村里發的錢和油,夠花也夠吃了,我們也該享福了。”陳文正樂呵呵地說。
責任編輯:劉寶才

-
金溝子村村民眼中的陳寶成
說起陳寶成,大家普遍認為,原來村民眼中的“高材生”已經不見了,在2006年至2013年期間,因為進行所謂的“拆遷維權”,陳寶成在村民心...
-
平度拒拆戶陳俊善簽協議 一家人開始“樓上新生活”
金溝子村陳俊善的最后一套舊房確實已于上午被拆除,但在此之前,陳俊善及其家人已經和村委簽訂拆遷安置補償協議和抓鬮選房協議,同意選...
-
“陳寶成等涉嫌非法拘禁案”是非求證全紀錄
2013年8月9日下午,山東省平度市東閣街道金溝子村村民陳寶成、張朋珂等人,持自制刀斧、汽油瓶,將一臺挖掘機及駕駛員郭曉剛扣押長達25...
-
揭開平度“廢墟圖片”里的拆遷真相
大眾網記者經過調查采訪,了解到這些圖片背后的真相:拆遷之前,金溝子村已經雇傭搬家公司將陳利利和陳青沙兩家的財物搬至過渡房,在過...
-
揭開陳寶成兩幅"受難者"照片背后的隱秘真相
在平度陳寶成事件中,有部分紙媒、自媒體、網絡專題用了陳寶成“受難者”照片,照片中陳寶成口鼻流血、灰頭土臉,另外一張流傳甚廣的照...
-
本網呈現完整證據鏈:網傳“抗拆被打”失實確鑿
近日,《華夏時報》報道及微博用戶“@記者李繼遠”稱,今年8月4日,一兩百名村民聚集在平度市張老五拉面館附近抗議拆遷,其間,一村...
-
華夏時報沒有山東站 所謂"駐站記者"涉嫌嚴重違規
近日,實名認證的新浪微博用戶“華夏時報駐山東站記者李繼遠”在其個人微博以及華夏時報上發布報道——《陳寶成抗拆事件慢鏡頭 平度舊城...

-
讓我們在網聲喧嘩中踐行彼此的責任
在網聲喧嘩中踐行彼此的責任,不止是在陳寶成事件這一個案中踐行,更應在各類輿論熱點事件中踐行。唯有如此,才能讓網絡社會中的污言穢...
-
“后續大簽名”疑變站隊“投名狀”
在不到20個小時的時間里,10位來自2個省、2個直轄市的法學專家,是如何完成“事實求證、統一思想、撰文并發布”全過程的?
-
“陳寶成事件”背后的大歷史
原本,國務院法制辦一直在制定《農村集體土地征收管理條例》,這部計劃在2012就將出臺的法律,延宕今日,依然沒有消息。而平度事件的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