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嘉東:愛心長流水 公益領頭羊
王嘉東,男,1974年出生,中共黨員,棲霞市志愿者協會副主席,嘉東糖酒批發部經理。他心地善良,熱心公益,十年來先后為各類公益活動、農村建設、學校及貧困家庭
2021-03-16 -
劉法強:煤氣罐隨時爆炸,好村民火海救人
“要不是劉法強沖進著火的屋里救俺,這世上早就沒有我這老婆子了。這事不管過去多長時間,俺和晚輩們都忘不了啊!他真是好人啊!” 79歲的西海岸新區藏馬鎮橫河
2021-03-25 -
公海云:巾幗不讓須眉,點亮百姓心燈
1997年參加供電工作,23年的電力基層工作經驗,骨子里不服輸的勁頭讓她不斷進步,成長為泰安供電基層一線唯一的女性供電班所長,她立足崗位,帶領班組為64000戶
2021-03-25 -
周素真:堅毅媽媽詮釋真情力量
在金鄉縣魚山街道花園社區,有這樣一位堅強的母親,她用博大的母愛和剛強的毅力照顧患有“嬰兒癱”、被評定為一級肢體殘疾的兩個兒子30余年,她的的名字叫周素真
2021-03-25 -
楚玉剛:身殘志堅,奉獻社會
他是莘縣燕店鎮的一位普通農民,一直在與土地打交道,是莘縣遠近聞名的農民企業家,曾相繼在家鄉創辦金三角果蔬大市場和育苗公司,碩果累累、身處中國香瓜之鄉的
2021-03-25 -
呂文芝:“三高”路上的追夢人
該同志2006年參加工作,是濰柴首批從事三高試驗的科研人員,他不畏艱險、勇于創新、敢為人先,帶領濰柴三高試驗隊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涵蓋機型最多、試驗環境最苛
2021-04-19 -
劉華:三家老人的孝心女
這些年,劉華的養父母、婆婆、生父母接連生病。生活的磨難和重擔并沒有把劉華壓垮,她用實際行動譜寫出了一曲“孝”的贊歌。
2021-04-19 -
欒德鑫:危機時刻顯身手
臨危不懼,勇奔火海救人。2020年9月1日凌晨4時20分左右,青島市市南區寧夏路201號1號樓405戶燃氣爆燃,頃刻間現場一片火海,濃煙滾滾,一對母女被困屋內,情況十
2021-04-19 -
沈曉玉:黃金兩分鐘,施救顯仁心
她1994年參加工作,先后在內科、外科、胃鏡室工作多年,工作中不怕苦累,生活上心地善良、樂于助人,經常受到領導同事及患者家屬的稱贊。
2021-04-30 -
唐秀鳳:長嫂如母恩情重,以行踐言五十年
她五十年如一日照顧自己患有智力殘疾的小叔子,從風華正茂,到霜染兩鬢,一萬八千多個平常日子,她以長嫂之名,盡母親之責,她用自己最樸實的行動譜寫了一篇最質
2021-04-30 -
楊帆:“吊瓶哥”冒雨守護巨款
2020年12月1日18時40分前后,7萬多元現金不慎撒落,正在對面診所打吊瓶的濟寧農商銀行仙營支行職工楊帆舉著吊瓶站在雨中,守著滿地的鈔票不被撿走,并和朋友第一
2021-04-30 -
陳希龍:助學愛心獻社會 無私真情暖人間
他堅持捐資助學10余年,資助貧困學生20多名,捐助金額達15萬余元,身患絕癥不改初心。
2021-04-30 -
田象霞:社區當家人,真心換真情
每天處理的都是婆婆媽媽的小事,說起話來卻能出口成章、辦起事來卻能游刃有余……“小巷總理”田象霞就是這樣一位站起來能講、坐下來能寫、走出去能干的社區“當
2021-04-30 -
安健:“焊花飛舞”演繹精彩人生
二十余年的執著堅守,他終日與鋼板、“焊花”為伴,憑借著只爭朝夕的拼勁、鍥而不舍的韌勁、吃苦耐勞的干勁,練就一身過硬本領,從一名默默無聞的學徒工成長“蛻
2021-06-03 -
高娟:跨越國界傳遞仁心友愛
2011年血樣入中華骨髓庫,6次救治急危重癥暈厥乘客,養老院義診志愿服務,2018年參加團市委抗災救災志愿服務,2019年菲律賓火山爆發受災響應使館參與救援,2020
2021-06-03 -
賀成龍:徒手奪刀,勇斗歹徒
他是個熱心而又勇敢的人,鄰居們都說他是條漢子,那一次的驚心動魄,映照出這個質樸的年輕小伙兒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2021-06-22 -
顏廷龍:“一個都不能少”
2021-06-22 -
高暢:用青春與熱情詮釋最美志愿精神
2021-06-22 -
李金華:兩入冰河勇救落水者
2021-06-22 -
肖本琦:跨越三十年,尋老照片主人
一張張二三十年前的老照片,一個個珍貴的年輕記憶,承載著很多人美好的青春回憶,更突顯了老人堅守誠信的可貴。肖本琦的感人事跡,先后被中央電視臺《新聞直播間
2021-06-22 -
王金燦:用生命書寫藏藍榮光
2021-06-22 -
孟召平:勇救落水兒童,盡顯英雄本色
2021-06-22 -
郭安軍:以誠為本,助力脫貧攻堅
他既有敢闖敢干、永立潮頭的拼勁,又有樂于助人、奉獻愛心的為民情懷,他不僅是一位成功的返鄉創業者,還是一位社會正能量的傳播者。
2021-06-22 -
霍中祥:捐髓獻愛,助燃生命之光
2021-06-22 -
李曉鵬:勇于創新的“國際焊工”
焊道上的任何一點瑕疵,對李曉鵬來說,都像是“眼里的沙子”,片刻不能容忍。對細節的極致追求和高度負責的態度,讓他成為管線焊接的佼佼者。
2021-06-22 -
張洪波:50多個自閉癥孩子的“媽媽”
2000年7月,新世紀之交,從山東大學中文系新聞專業畢業的張洪波懷揣著新聞理想,走進了媒體的大門。2001年,她考入齊魯晚報。張洪波的理想曾是“鐵肩擔道義,妙
2021-08-19 -
楊忠林:安貧樂教,為人師表
35年間,青絲變白發,青年成老年。在這35年的教育教學生涯中,他把“學為人師,身正是范”當做自己的座右銘,安貧樂教、愛崗敬業,努力踐行著當年“一諾千金、誠
2021-08-19 -
柯夏楠:守護萬家燈火的帶電“特種兵”
2021-08-25 -
高巧蓮:用一己之力撐起多難之家
2021-08-25 -
陳治剛、徐廣東:危急時刻勇救落水少年
2021-08-25 -
陳召江:社區居民的貼心“管家”
陳召江的身上,仿佛蘊藏了超人般無窮盡的能量,精力無限、熱情滿滿。他能從細枝末節處發現潛在的隱患、他能設身處地想到別人的需求,他心懷信念,群情凝結,把一
2021-08-25 -
張全芝:久病床前有孝媳
她是一名普通的農家婦女,六年如一日照顧癱瘓的公公,無微不至,無怨無悔,她的孝心感染著周邊群眾,她的事跡被村民傳頌。2021年5月8日,在棗莊市嶧城區古邵鎮大
2021-08-25 -
潘杰:做最有良心的律師
2021-09-28 -
李清泉:烈火洗禮見“清泉”
現任濰坊市坊子區崇文街消防救援站副站長。今年是李清泉在消防救援隊伍的第13個年頭,從“橄欖綠”到“火焰藍”,他始終保持初心本色,用實際行動踐行錚錚誓言、
2021-09-28 -
張德洋:帶著母親去上學,竭誠為報三春暉
張德洋,年少時家庭突遭變故,父親去世,母親病重,14歲就撐起了一個家。從高中、大學直到參加工作,他始終把臥床的母親帶在身邊,不離左右,悉心照料。在單位
2021-09-28 -
谷高峰:長空萬里礪高峰
在國網乳山市供電公司,說起谷高峰,不同的人會給他貼不同的標簽,“退役軍人”“配電專家”“援藏青年”……但大家說的最多的是,他是一位四次援藏,在雪域高原
2021-11-04 -
朱靜儒:小書記大擔當
2018年,成為全區首位“90后”社區書記的朱靜儒,早已沒有城市女孩的嬌氣,大方、直率,樸實、干練是社區居民對她的第一印象,見到她,大家都會熱情地喊她“小書
2021-11-04 -
馮崗崗:好男兒火海獻身救人
馮崗崗生前勤奮肯干,總是幫鄰居們做這做那,把“幫把手,應該的,多大點事啊”掛在嘴邊上,村民提起他來都是贊不絕口。
2021-12-28 -
王春元:志愿服務的追夢人
2013年6月,由王春元發起,棗莊義工聯盟指導成立的滕州分會,通過邊做公益活動邊規范管理,制定了詳細的管理制度及發展計劃,從發展長遠的角度將打造公信力作為
2021-12-28 -
于智國:小家有大愛
在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崮山鎮嶺后村,說起于智國,不同的人會給他許多不同的標簽,“親仁善鄰”“宅心仁厚”“敢于擔當”……但大家說的最多的是,他是十五年如一
2021-12-28 -
林寧:公益服務獻大愛
2021-12-28 -
馬玉寧:火災救援顯擔當
2021-12-28 -
尹偉寧:技術創新鍛造工匠精神
他自1996年大學畢業到威力工具工作以來,憑著對鍛造專業的熱愛和癡迷,在技術創新、設備改造、帶徒育人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取得12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為公司
2021-12-28 -
王曉靜:禁毒沙場許芳華
2021-12-28 -
唐玉香:柔弱雙肩撐起有愛的家
15年來,她強忍喪夫之痛,一邊撫養兩個年幼的孩子,一邊贍養一對年邁的公婆,不僅用一位女性柔弱的雙肩扛起了一個不幸的家庭,更用堅強與大愛書寫了一曲孝老愛親
2021-12-28 -
馬成文:助學三十載 捐款六十萬
出身貧寒的馬成文深知貧窮給求知學子帶來的窘迫,16歲輟學開始步入社會打拼,經勤勞雙手發家致富的他不忘回報社會,三十幾年如一日為貧困學子捐資助學累計60余萬
2021-12-28 -
趙虎、徐興清:倆小伙勇救落水童
2022-03-11 -
常燕:黃河生態保護的踐行者
2022-03-11 -
劉國鋒:職校孩子最操心的“家長”
2022-03-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