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成文,男,回族,1968年生,中共黨員,臨沂市羅莊區盛莊街道花埠圈社區居民。出身貧寒的馬成文深知貧窮給求知學子帶來的窘迫,16歲輟學開始步入社會打拼,經勤勞雙手發家致富的他不忘回報社會,三十幾年如一日為貧困學子捐資助學累計60余萬元。2020年他成立花埠圈愛心社,開啟了助人為樂的新征程,用實際行動感染帶動周圍一批人加入愛心團隊,傳播愛的種子。30多年來,馬成文堅持把助人為樂當做一種信念,用實際行動為大愛善行譜寫一曲奉獻之歌,被群眾親切地稱為“愛心三哥”。

2020年中秋節馬成文走訪慰問花埠圈社區困難老人

2021年7月 馬成文走訪慰問困難學生
愛心人士的幫助 引燃愛的火種
80年代初期,尚未成年的馬成文因家境貧寒無奈輟學,走入社會。少年的無助與迷茫困擾著他,就在這時,鄰居“羊倌”張萬現成了他的領路人。張萬現給了他30塊錢作為啟動資金,讓馬成文跟隨自己經營收羊皮的生意,馬成文很是感激,也許就在那時,一顆愛的種子就在他心里種下了。張萬現是遠近聞名的“大善人”,經常資助一些貧困學生,有時會讓馬成文開車帶著他去走訪貧困學生。一開始,馬成文還當自己是個局外人,并沒有為貧困學生捐錢。有一次,他倆來到羅西街道的一個貧困學生家里,學生父母雙雙臥病在床,家里就靠年邁的爺爺奶奶苦苦支撐,“家里沒有件像樣的家具,大冬天的,也沒燒爐子,屋里四邊透風,孩子手凍得通紅,還堅持靠在母親病床前寫作業,”馬成文回憶道,“看到那孩子的情形,就想到了年幼時候的自己。”觸景生情的馬成文再也按捺不住了,他小心翼翼地詢問張萬現,能不能也給那孩子捐點錢,在得到肯定答復后,當場塞給那孩子100塊錢,從這一刻起馬成文就踏上了資助貧困學生的路。“那時候掙得少,捐的也不多,一次幾十、一百的,關鍵是看到孩子拿到錢,眼里充滿希望,讓我想起我的過去,為孩子送出希望俺內心也感到很踏實。”馬成文說。
為了繼續做好愛心助學,馬成文不斷發展自己的個人事業,“因為只有發展好自己,才有能力幫助更多的人。”馬成文表示。從跟隨他人跑運輸,到成立自己的一支運輸隊,再到成立運輸公司,馬成文的運輸事業做的越來越大,事業的成功也助力他在愛心助學的道路上行穩致遠。到如今,馬成文在捐資助學這條路上已走過30多個年頭,累計捐助60余萬元。馬成文正是以這種微薄之力點燃了無數貧困學子生命中的點點星光,讓他們感受到來自社會的溫暖,支撐他們堅持學習、走出困境。

2020年重陽節花埠圈愛心社成員走訪慰問軍人家屬
集結愛心社,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勢
2015年,一次偶然的機會馬成文結識了一個改變他人生軌跡的人——五月花愛心社的伊吉鵬, “以前我都是四處打聽,哪里有家庭困難的小孩和老人,就自己去看看。自從加入五月花愛心社,我意識到一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通過團隊協作,才能匯集更強大的力量來幫助更多貧困學生。”他加入愛心社,一做就是五年。
2020年疫情之下,花埠圈村的村民捐資捐物,一時間涌現出了無數好人,最高捐資30萬元的村民就有5個人,一天時間捐資300萬。借著村民愛心涌現的高漲,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5月20日,馬成文發起成立了花埠圈愛心社。他積極組織發動身邊愛心人士加入愛心社,一起為家庭貧困的學生和老人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成立之初,愛心社僅有20幾名成員,開展活動也不是很順利。“我記得第一次走訪同村困難老人,就只有五六個人參加,”馬成文說,“工作不好開展,我都急得偷偷抹過眼淚。”原來,剛開始,愛心社成員基本來自花埠圈社區,大家都覺得鄉里鄉親的,去別人家里走訪慰問很不好意思,怕別人背后議論,所以大都選擇私底下捐錢,對于走訪這種拋頭露面的事選擇敬而遠之。“我就勸大家,咱這是在做好事,有啥不好意思的呢?!只有這樣才能讓更多的人知道我們在做好事,才有可能加入我們!”馬成文激動地說,“開弓沒有回頭箭,人再少,我也要把這件事堅持做下去!”就這樣,在馬成文的帶領下,很多人也逐漸放下了心中的顧慮,選擇加入走訪隊伍。僅僅一年多的時間,已有一百二十余名志愿者加入花埠圈愛心社。“做志愿就像傳遞火種一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馬成文很自信地說。
花埠圈愛心社成立后,馬成文除了帶領志愿者參與愛心助學外,還經常在中秋、重陽等節日走訪慰問一些困難老人。有一次走訪讓馬成文印象深刻,也給了他堅持走下去的動力。“那是一位罹患癌癥的獨居老太太,我們最后一次去看她時,她已經躺在床上不能動了,非常可憐!”回憶中,馬成文眼眶有些濕潤,看到有人來看望她,老人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她的笑讓馬成文感到他們所做的事情是非常有意義的。自愛心社成立以來,馬成文以愛心社名義組織發起了20余次愛心捐助活動,捐資近10萬元。隨著馬成文的愛心社不斷擴大,從起初的助學到助老,從幫困到幫村,愛心社已成為花埠圈村推動文明實踐工作的有力助手。
“三哥是我們社區的‘老好人’了,花埠圈愛心社的成立,凝聚了一大批愛心人士,慰問貧困老人、幫助困難學生等各種愛心幫扶活動的開展,也帶動了整個社區的崇德向善之風。” 花埠圈社區黨委書記陳貴成由衷的贊嘆道。
一個善舉,種下一顆愛的種子;一次捐助,點燃一朵愛的火苗。幫助貧困學生付出的是無數汗水和淚水,收獲的是一個微笑、一份安心。在馬成文心里一直有這樣一個念頭,那就是,只要還能走得動,他就會一直走在這條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