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陳君石詳解食品安全事件頻發三大原因
2012-06-12 08:53:00 董琳 來源: 中國經濟網 我要評論
[提要] 以"食品安全·共同的責任"為主題的第三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今日在北京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在論壇期間,從技術角度分析了我國食品安全問題頻發的原因,其中包括生產規模太小且分散、假冒偽劣和不安全概念沒有區分、消費者和媒體食品安全維權意識提高等。他表示,安全的食品是生產出來的,不是靠監管出來的,更不是檢測出來的。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在第三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上發言 中國經濟網王維亮攝
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13日訊(記者 董琳)以"食品安全·共同的責任"為主題的第三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今日在北京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在論壇期間,從技術角度分析了我國食品安全問題頻發的原因,其中包括生產規模太小且分散、假冒偽劣和不安全概念沒有區分、消費者和媒體食品安全維權意識提高等。他表示,安全的食品是生產出來的,不是靠監管出來的,更不是檢測出來的。
最近幾年,我國食品安全事件層出不窮,陳君石院士給出了三個解釋:
第一,生產規模太小而且分散。陳君石表示,我國有一億多農戶進行分散、非規范化生產,包括所有的初級農產品,雞鴨魚肉奶蛋等。另外,我國四五十萬的生產加工企業,其中絕大部分規模過小。聯系此前曝出的"瘦肉精"問題,他認為,"就是因為養豬是非常分散的"。
第二,假冒偽劣和不安全食品概念沒有區分開來。陳君石認為,有很多假冒偽劣食品實際上不會對消費者的健康構成危害,哪怕是潛在危害。那些會對消費者造成直接危害甚至潛在危害的不安全產品,只占假冒偽劣食品的極小部分,比如用工業甲醛兌制白酒導致失明甚至喪命,三聚氰氨造成大量嬰幼兒的泌尿系統結石,以及這次臺灣的塑化劑。
除卻這些假冒偽劣中的不安全食品,更多的諸如上海的"染色饅頭"。陳君石分析說,"染色饅頭"是用了政府批準的檸檬黃來造假玉米饅頭,檸檬黃本身是安全的,但聲稱是玉米饅頭,卻沒有玉米,以此來冒充。同類還有假雞蛋、染色花椒等等。陳君石說:"假如說把這些都算到食品安全問題上,我們的食品安全問題的數量就多了。但如果都等同于食品安全是不公平的"。
第三,消費者和媒體的食品安全意識與維權意識增強。各部門監管力度加大,以致一些長期存在,而一時沒有發現的問題曝露出來,比如雙匯"瘦肉精"事件。他從技術角度說:"現在中國對食品安全的監管力度在全世界是獨一無二的,因為發達國家是不需要這樣強度的監管,而一般的發展中國家沒有這樣的能力和資源來加強監管。
![]()
相關閱讀
更多新聞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