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力:衛生部將加快食品安全標準清理修訂工作
2012-06-12 08:53:00 董琳 來源: 中國經濟網 我要評論
[提要] 衛生部繼續加強國際食品添加劑法典委員會主持國的工作,并派員參加了食品法典委員會會議,及時了解國際食品標準工作的進展,不斷完善我國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對于食品安全論壇的舉辦,尹力認為,通過舉辦論壇能夠深入分析我國食品安全現狀和問題,充分認識到我國食品安全工作任重道遠。

衛生部副部長尹力在第三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上發言 中國經濟網王維亮攝
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13日訊(記者 董琳)在今天舉辦的第三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上,衛生部副部長尹力在提及衛生部下一步工作時表示,衛生部將繼續認真履行職責,會同有關部門貫徹落實國務院2011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加快食品安全標準的清理修訂工作,加大食品安全標準的宣傳貫徹力度;認真組織開展2011年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加強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能力建設。
尹力對我國食品安全工作的開展和成績給予了肯定。他指出,黨中央、國務院一直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工作,把食品安全作為改善民生的頭等大事來抓。近年來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大力加強食品安全工作,不斷加強食品安全法治建設,健全食品安全標準體系,組織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工作,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并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在總結衛生部開展的一系列工作時,尹力介紹說,一是制定和完善《食品安全法》配套法規,及時清理廢止了42件已不適應當前形勢的原有部門規章,公布實施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地方標準和企業管理辦法。按照公開、透明的原則,規定了標準制定公布的程序和管理要求,建立了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制度,規范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工作,會同相關部門共同出臺了《鐵路運營食品安全管理辦法》、《食品安全信息公布管理辦法》,正在抓緊制定《食品安全事故調查處理辦法》。
二是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標準體系,組建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評審委員會,抓緊修訂、制定食品安全標準,已經公布了新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176項,包括68項乳品安全國家標準和食品添加劑、真菌毒素限量,預包裝食品標簽等基礎標準,基礎標準幾乎涵蓋了食品安全所有限量規定,比如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規定了16大類食品中23類2314種添加劑的使用范圍、使用量,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規定了鉛、鉻、砷、汞等13種重要污染物在22大類中食品中的限量。還公布了102項食品添加劑產品標準,會同農業部門發布了2項(含66種)農藥殘留限量標準,以及蜂蜜標準。完成制定食品添加劑產品標準58項,會同農業部門制定了標準工作方案,部署開展了202項食品標準清理整合工作。加快推進食品添加劑產品標準,食品包裝材料標準等標準的清理整合工作,對新公布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進行跟蹤評價,及時掌握標準的實施情況。同時衛生部繼續加強國際食品添加劑法典委員會主持國的工作,并派員參加了食品法典委員會會議,及時了解國際食品標準工作的進展,不斷完善我國食品安全標準體系。
三是深入開展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工作,在全國初步建立了由32個省級單位、241個地市級和377個縣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或醫院參與的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網,主要開展食品污染物,食源性治病菌和食源性疾病監測工作。將在三年內基本建成功能比較完善,以各級疾病防控為依托、其他系統檢測為補充,覆蓋省、市、縣三級,并延伸到農村的全國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體系;成立了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進一步加強了食品安全風險的監測、風險評估和隱患排查能力。2010年第一次組織了全國范圍內的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通過對67種食品12萬余份樣品157個項目的監測,獲得了大量翔實的監測數據,為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和食品標準的修訂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四是抓好食品安全整頓工作,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2009年6月衛生部牽頭成立了15個部門組成的全國食品安全整頓工作辦公室,建立了部門會商、聯合發文、應急集中辦公等協調工作機制,細化任務分工,狠抓任務落實,組織督查指導,強化整頓責任。公布了6批64種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22種易濫用食品添加劑品種"黑名單",組織查處了一批食品安全重大違法案件。
對于食品安全論壇的舉辦,尹力認為,通過舉辦論壇能夠深入分析我國食品安全現狀和問題,充分認識到我國食品安全工作任重道遠。同時他還表示,各方需要共同努力,進一步提高食品生產經營者的法律意識和誠信水平,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食品安全意識,努力營造"人人關心食品安全,家家享受健康生活"的良好的社會氛圍,共同攜手保障全社會的食品安全。
![]()
相關閱讀
更多新聞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