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梵國際"傳銷案告破 揭傳銷網絡畫皮
2012-07-23 07:28:00 我要評論
史競男、鄒偉 來源: 新華網[提要] 記者近日從公安部獲悉,歷時一年多的艱苦偵查,“斐梵國際”特大網絡傳銷案宣告偵破,一個涉及全國17個省份、15萬余會員,案值14億元的特大網絡傳銷組織被成功摧毀。經調查,李某某自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參與傳銷組織,從2005年開始成立“斐梵國際”等電子商務公司,為實施傳銷活動搭建網絡平臺。
新華網北京7月22日電(記者史競男、鄒偉)記者近日從公安部獲悉,歷時一年多的艱苦偵查,“斐梵國際”特大網絡傳銷案宣告偵破,一個涉及全國17個省份、15萬余會員,案值14億元的特大網絡傳銷組織被成功摧毀。
驚人的數字不禁令人疑惑,如此巨大的傳銷騙局是如何在網絡上鋪開的?記者跟隨公安機關實地采訪,層層揭開這場傳銷騙局的網絡“畫皮”——
驚:“電子商務”實為網絡傳銷
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區寶龍商業廣場二樓,一家名為“善美精致生活”的“體驗館”門上貼有封條。館內,保健品、洗護用品、美體內衣等商品琳瑯滿目,標榜著“愛、朋友、事業、品味、健康、家庭、美”等口號。這家“體驗館”為何會被查封呢?
在店內,記者發現了一張“斐貝國際電子商務(北京)有限公司”的授權證書。據辦案民警介紹,自2011年開始,公安機關不斷接到群眾舉報,聲稱一個名為“斐梵國際”的電子商務網站有傳銷嫌疑,其開設的多個所謂“體驗館”從事非法傳銷活動。
通過網絡巡查和走訪調研,公安機關發現,“斐貝國際”“斐梵國際”等電子商務網站均為一個名為李某某的香港人開設,以所謂的電子商務、3G網店為噱頭,通過開展培訓、發展下線進行網絡傳銷。
情況逐級上報到公安部。無獨有偶,全國其他省區市的公安、工商等部門也接到大量類似舉報。由于案情重大,涉及受害群眾多,影響巨大,公安部將此列為重點督辦案件。在公安部的統一指揮協調下,2012年5月19日,北京、四川、廣東深圳、山東泰安等公安機關同時行動,將主要犯罪嫌疑人抓捕歸案。
至此時,這一披著“電子商務”外衣進行網絡傳銷的非法組織已秘密存在8年之久。
警方初步查明,2005年以來,李某某通過“斐梵國際有限公司”免費申請開辦所謂的“網店”為幌子,以“金銀卡”會員、積分為誘惑,誘騙加入者直接、間接發展下線以獲取非法收入的犯罪事實。截至收網前,全國有逾15萬人成為其會員,涉案金額超過14億元。
查:“金字塔”騙局被曝光
騙局8年之前已經設下,為何至今才被發現?
記者在泰安看守所見到了犯罪嫌疑人李某某。年逾50的他看上去較為年輕,且文質彬彬,一副成功人士模樣。
經調查,李某某自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參與傳銷組織,從2005年開始成立“斐梵國際”等電子商務公司,為實施傳銷活動搭建網絡平臺。
“這些所謂的電子商務公司披著合法外衣,具有很強的欺騙性和隱蔽性。”泰安市公安局偵查員梁志強告訴記者,李玉華很善于包裝宣傳,頂著“美國加州大學博士”等編造的光環,利用拼接的與領導人合影,讓受害者對其產生信任。他通過做宣傳片、搞慈善活動、組織大型年會、在各地舉辦沙龍等方式進行自我包裝,引起社會關注。一旦出現質疑,李某某就采取各種措施消除不利影響,公司甚至有專門的公關部負責消除負面新聞。
“很多不明真相的群眾被吸引加入該組織,成為受害者,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中有一部分開始發展下線獲取利益,逐漸欲罷不能,也成為施害者。”梁志強說。
該傳銷團伙的作案手段頗為高明:采取虛實結合的方式,既在全國17省份設有69家實體店“善美精致生活體驗館”,又開設多個網絡公司,雖然總部在深圳,但結算等關鍵服務器均在境外。
所謂的“網店”不過是幌子,宣稱的“國外名牌產品”幾乎都由國內小工廠代工生產,3000元的產品實際價值也就十幾元。然而,該傳銷組織的生財之道卻并非賣產品,而是其呈“金字塔”結構的“獎金制度”。
據李某某交代,購買其產品即可成為“會員”,普通會員分為銀卡會員(消費3000元以上)和金卡會員(消費13800元以上);金卡會員發展四個金卡以上的會員就成為鉆石會員,依此類推再往上又可成為爵級會員,且發展的下線越多爵位越高,依次分為男爵、子爵、伯爵、侯爵、公爵。等級越高,獲得的利益越多。等級最高的會員,已獲利上千萬元。
“發展的下線越多,獲得的獎金也越多。實際上大家不為買東西,而是花錢買等級。但是發給所有會員的獎金比例只占到盈利的50%-60%,剩下的除去產品成本和公司運營費用,都歸最高領導者所有。”泰安公安局泰山區分局經偵大隊副大隊長孫軍說。
相關閱讀
更多新聞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