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投入機器人作業稱可防員工跳樓悲劇
2012-01-13 07:05:00 我要評論
張羽 劉翔霄 魏飚 來源: 經濟參考報[提要] 在考察富士康晉城科技工業園區時,富士康總裁郭臺銘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證實了富士康將在“三年內造百萬臺機器人”的計劃。富士康總裁郭臺銘介紹說,2010年開始,富士康研發出的首批機器人已經在晉城園區投產,今年這一園區的機器人產能將達到一萬臺。
富士康“機器人大軍”引發用工爭議
全球最大代工企業富士康將百萬“機器人大軍”計劃公布于眾后,引起外界矚目。
其中,也有部分質疑聲聚焦于一點———如此大規模的機器人投入生產一線后,將會對企業用工造成何種沖擊?對此,業內專家又是如何看待?
一線工人:短期內被擠占不可避免
正如富士康所說,出現在某些生產線的機器人將用于“協助”而非“替代”人類生產———記者走訪業內專家時,這一說法在他們口中得到了印證。
不過,他們也預言,大批機器人上崗后,短期內將擠占人類崗位的現象仍不可避免。
“假如說,一條裝配線上原來需要10位工人,如果這條裝配線換成使用機器人,就意味著這10位工人將失去工作。”太原理工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博士生導師謝剛說,短期來看,“機器人戰略”勢必伴生著一批生產工人的下崗。
但同時,大規模機器人的出現也會催生更多新的人力需求崗位,包括機器人的研發、操控和維修等,都需要更多企業人員來從事。
“隨著機器人加入生產,企業會對一線生產工人提出更高的要求。長遠來看,反而利于一線生產工人提升工作檔次,告別枯燥、技術含量低的生產勞動。”謝剛說。
“機器人承擔的是一些重復、簡單的工作。人力被解放后,可以投入到服務、研發等更具創造性的工作中。”謝剛說,一旦機器人大規模投入生產線,富士康則要想辦法對被替換下來的那部分員工進行再培訓,使其重獲操作、維護機器人的工作機會,或者進入一些伴隨機器人而產生的新部門就業。
使用機器人可提高生產效率
與人類相比,出現在一線生產崗位的機器人究竟存何優劣?專家認為,回答這一問題,首先要消除外界對機器人的認識誤區。
到底什么是機器人?謝剛認為,將機器人理解為外形類似于人類的精密機械設備頗為狹隘。反之,按照預先設定的程序,自主完成規定動作或操作的機械設備都可稱為“機器人”,因此“機器人”可呈現履帶、機械手臂,抑或人形等多種外觀。
“在生產線上,工人相比機器人操作較為不準確。”謝剛舉例說,產品通過機器 人 拋 光 , 成 品 率 可 從8 7 %提 高 到93%,因此無論“機器手臂”還是更高端的機器人,投入使用后都會使生產效率大幅提高。
其次,機器人有更高的承受力。富士康的工人隊伍中多是出生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后的年輕人,長期重復簡單的勞作使他們壓力倍增。
出現員工N連跳后,富士康正在通過采取大范圍漲薪、大規模遷廠、提高一線員工工資等舉措,避免悲劇重演。而機器人的投入使用,也能使富士康避免遇到類似的“麻煩”。
此外,勞動力成本的不斷提高也是富士康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我國提出‘十二五’期間要努力實現最低工資標準年均成長13%以上,職工工資成長15%。成本壓力下,勞動力密集型企業富士康自然會考慮轉變生產方式。”山西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副教授耿曄強說。
他認為,富士康早期得益于大陸低廉的勞動力成本,但近年來這一優勢正在消失。因此企業會從利潤最大化出發,降低生產成本以提高利潤。
大規模使用機器人難以做到
在業界看來,富士康機器人項目的啟動,不僅將推動企業內部尋求轉變生產方式,也將帶動地方相關產業和相關人才的需求。但這是否就意味著,機器化生產時代將隨之到來?
“如此大規模造機器人,投入的資金自然不是小數目,而作為企業需要考慮資金回收成本,也要考慮到相關生產線工藝流程的改變。”山西省工業經濟聯合會一位副會長說。
他認為,機器人不是通用的,需要不同零件和不同程序,尤其富士康為IT企業代工,更需要考慮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
也有業內人士指出,作為一家為IT代工企業,富士康研發的機器人需要考慮資金回收成本。
“就成本來看,使用機器比較昂貴。目前全國范圍內加工型企業的利潤空間都特別小,事實上很難做到大規模使用工業機器人。只有像富士康這樣生產規模大、資金實力雄厚的企業,才有能力嘗試使用機器人。”
受訪專家稱,一些高危環境需要用機器人代替人類操作,但目前對于絕大多數企業來說,使用機器人成本更高,而且相關程序開發也并不容易。為此,實力雄厚的富士康也要做好充分準備。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