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眾網濟南6月24日訊(記者 馮煒程)由于一次不成功的“聯姻”,6月21日上午,命運多舛的山東老字號、堅定的魯菜傳承者——濟南“燕喜堂”在她78歲高齡之時成為拍賣場上的標的物,經過10分鐘30秒叫價之后,“燕喜堂”以70萬的價格被舜和酒店集團買走,舜和隨即高調宣布將重振“燕喜堂”老字號的魯菜品牌,舜和競拍成功的結果讓濟南餐飲界頗感 欣慰:沒有比這更好的結果了!
然而,或許正是“燕喜堂”找到理想歸宿的結果掩蓋了關于老字號拍賣本身可能存在問題,記者了解到,與其它地區拍賣老字號嚴格審查競買者資金實力、經營資質和約定延續老字號傳統不同,此次 “燕喜堂”老字號拍賣并未對競拍者設置太多資格審核,拍賣公司表示,拍賣委托人并未提出審查競拍者綜合實力以及限定老字號未來經營方向等要求。
那么,萬一競得老字號品牌者不是舜和,而是將“燕喜堂”用作他處呢?
競拍原則:價高者得
6月21日上午,在“燕喜堂”老字號拍賣廳,媒體記者人數遠 多于競買者,事實上,只有區區7位競買者參與拍賣,而整個拍賣過程中大部分時間只有16號和17號兩位競拍者展開競價,部分競拍者一次也沒有舉牌,撿漏不成,淪為看客。
零舉牌競拍者也能參與老字號拍賣,緣于本次公開拍賣并未針對標的物的特殊性而提前篩選競拍者。拍賣開始前,拍賣師在宣讀“燕喜堂”的拍賣規則時亦未提及競拍成功者對傳承老字號的義務等內容,就像拍賣一件普通商品一樣,得到融匯78年風雨,并承載眾多濟南人深厚感情的老字號“燕喜堂”品牌的原則是——價高者得。
拍賣結束后,記者了解到,參與“燕喜堂”老字號競拍的7位競拍者并非都是餐飲界精英,其中的3位甚至是以個人身份參與競拍的。“幸好是山東舜和酒店集團買走了‘燕喜堂’,如果這個老字號被其它單位,甚至是個人買走,不再用作傳承魯菜經典那將是多大的損失!”聊起“燕喜堂”的拍賣,山東省魯菜研究會會長王興蘭依然心有余悸。
“只有結果是好的”
這不是78歲的“燕喜堂”老字號品牌第一次被當做商品叫賣,與其它老字號品牌被當作寶一樣保護、經營不同,進入新世紀后,“燕喜堂”不斷被折騰,四年前的2006年,沒有把濟南的老字號品牌“燕喜堂”發揚光大的濟南市飲食服務總公司,以80萬元的價格賣掉了這塊金字招牌,而比賣掉老字號更招人詬病的是,濟南市飲食服務總公司把“燕喜堂”賣給了外地人。
而事實也證明,離開了濟南的血統,沒有了本地人對老字號的特殊感情,“燕喜堂”在其后的幾年間負面新聞不斷,欠薪、欠租、欠貨款,媒體曝光,同行指責,“燕喜堂”儼然臭了名聲,直到淪落到被法院委托拍賣還債的可憐境地。
業內人士對大眾網記者指出,“燕喜堂”落到被拍賣的境地很大的原因就是濟南市飲食服務總公司在2006年出賣品牌時,沒有認真篩選接手方的經營能力,理念,誠信度等重要信息,而是像賣套房子、賣輛車一樣把老字號品牌換成了錢!而此次“燕喜堂”的再次拍賣轉手其實是犯了同樣錯誤,若非對“燕喜堂”有著特殊深厚感情的舜和順利拿下,而是出現什么意外的話,此時公眾和輿論必將再度嘩然。
拍賣公司:只負責依法拍賣
市中法院:我們已全權委托
“燕喜堂”品牌的拍賣已塵埃落定,但有關老字號拍賣程序的話題才剛剛開始。22日和23日,記者分別聯系了“燕喜堂”的拍賣公司和委托拍賣方市中區人民法院。拍賣公司一位工作人員表示,“燕喜堂”的拍賣是完全公開的拍賣,未對競拍方設置門檻、進行篩選等工作,原因是委托拍賣方并未提出上述要求,而本次拍賣完全符合《拍賣法》的有關程序。
當記者就同一問題聯系到濟南市市中區法院有關負責人時,對方首先強調“‘燕喜堂’拍賣的結果非常好!”對于是否該從保護老字號品牌,傳承老字號文化的角度考慮,對競拍者的綜合情況進行篩選,并提前約定老字號的經營方向,對方表示,法院是全權委托拍賣公司進行拍賣的,如果需要這也是拍賣公司該考慮的問題。
記者了解到,類似“燕喜堂”這樣的老字號拍賣其它城市也曾出現,比如我省的萊蕪市曾在2005年公開拍賣老字號“順香齋”商標,公開的報道提及“為挽救這個凝聚了前人智慧的老字號,萊蕪市決定依法拍賣‘順香齋’商標長期使用權,委托拍賣公司運作拍賣事宜。隨后,拍賣公司先后通過省內多家媒體發布了拍賣消息,經過認真的資格審核,最終由萊蕪境內的兩家民營企業參加競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