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語
發帖人稱,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的13000多名學生穿著不合格校服。大眾網記者就此事進行了采訪,根據質監部門的檢測結果,所檢測的校服樣本系“標識”不合格,遭發帖“舉報”的校服生產企業直喊冤枉,并稱帖子所說內容不屬實。
13日,記者從山東省中小學后勤管理服務中心了解到,今年每套合格學生夏裝校服必須配有“防偽碼”——山東省學生裝監制標識,之前沒有在校服上縫制該標識的企業不再追究責任。據了解,“防偽碼”與每套校服是一對一的,造假成本會超過一套校服的價格。... ...
“日照開發區被曝萬余套校服“標識”不合格”的事件引起網友們的普遍關注,大眾網記者也進行了追蹤調查。13日,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宣傳部、開發區教育局和校服廠商公開回應,并向大眾網提供了《關于對(發帖人)舉報函及網上有關開發區學生服帖子的調查說明》(以下簡稱《說明》)和質監局的檢查報告,否認校服標識有問題,但承認過去校服的“監制標識”不規范。... ...
發帖人稱,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的13000多名學生穿著不合格校服。大眾網記者就此事進行了采訪,根據質監部門的檢測結果,所檢測的校服樣本系“標識”不合格,遭發帖“舉報”的校服生產企業直喊冤枉,并稱帖子所說內容不屬實。... ...
報道一步步逼近真相,政府部門最終承認校服標識問題的存在,但對面料質量問題非常自信,并提供了相關證據;而發帖人舉報的標識問題基本屬實,讓公眾看到了標識對于學生家長維權的重要性,也給校服生產企業以警醒,但其借此打擊競爭對手的目的并未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