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否認校服為"三無產品" 承認監制標識不規范
“日照開發區被曝萬余套校服“標識”不合格”的事件引起網友們的普遍關注,大眾網記者也進行了追蹤調查。13日,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宣傳部、開發區教育局和校服廠商公開回應,并向大眾網提供了《關于對(發帖人)舉報函及網上有關開發區學生服帖子的調查說明》(以下簡稱《說明》)和質監局的檢查報告,否認校服標識有問題,但承認過去校服的“監制標識”不規范。
日照雙星體育休閑服飾有限公司提供的質檢報告(山東省纖維檢驗局檢查報告)
日照雙星體育休閑服飾有限公司提供的質檢報告(日照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檢查報告)
校服大包裝上的產品標識
大眾網濟南3月13日訊(見習記者 李兆輝)“日照開發區被曝萬余套校服‘標識’不合格”的事件引起網友們的普遍關注,大眾網記者也進行了追蹤調查。13日,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宣傳部、開發區教育局和校服廠商公開回應,并向大眾網提供了《關于對(發帖人)舉報函及網上有關開發區學生服帖子的調查說明》(以下簡稱《說明》)和質監局的檢查報告,否認校服標識有問題,但承認過去校服的“監制標識”不規范。
廠商提供質檢報告,證明“標識”和質量都合格
對于發帖人質疑校服標識不合格的問題,日照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宣傳部和教育局在《說明》中稱,“日照雙星體育休閑服飾有限公司提供的由省纖維檢驗局對2012年我區學生服面料的檢驗報告為合格,委托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檢驗的學生服樣品檢驗報告結論也均為合格。”
13日,日照雙星體育休閑服飾有限公司經理尹相禮告訴大眾網記者,他們愿意提供日照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的校服檢驗報告。大眾網記者在報告中看到,產品標識中的制造者名稱和地址,產品名稱、產品型號和規格、采用原料的成分和含量、洗滌方法、產品標準編號、產品質量等級、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明、安全標識等都是合格的。
另外,尹相禮還向大眾網記者提供了校服大包裝盒上的產品標識。“因為這些校服是面向學校,而不是面向市場,所以我們只在大包裝盒上詳細描述了產品標識。”尹相禮解釋說。
尹相禮也公布了由山東省纖維檢驗局和日照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提供的質檢報告,報告上顯示,這批校服的甲醛含量、色牢度、纖維含量、PH值以及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等多項質量指標都是合格的。
宣傳部和教育局否認校服為“三無產品”
13日,日照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宣傳部和教育局工作人員介紹,發帖人在發帖之前,于2013年2月1日曾向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教育局遞交過《關于開發區免費學生裝是“三無產品”的舉報函》。
對于舉報全區中小學生配發的學生裝全部為“三無產品”的問題,說明中解釋說,2012年開發區中小學秋季學生裝的中標企業為省學生裝定點企業——日照雙星體育休閑服飾有限公司,整個貨物的采購程序符合有關法律和政策要求,從企業提供的各種證件等材料及實際加工過程看,產品也并不是“三無產品”。
所謂“三無產品”是指無生產廠家名稱、無生產日期、無生產地址。大眾網記者從校服大包裝上的產品標識上看到,廠名為“日照雙星體育休閑服飾有限公司”、地址為“日照市東港區南湖工業園區”,日照市質監局提供的檢驗報告中注明校服生產日期為“2012年12月20日”。
說明還解釋說,在發帖人提供的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的檢驗報告第一頁備注中,委托方聲明落款為日照開發區實驗學校學生處,經調查,開發區實驗學校未委托任何單位和個人對學生裝進行檢測,而且,開發區實驗學校也不存在學生處這樣的機構。
官方承認過去校服“監制標識”不規范
大眾網記者在《說明》中看到:“關于學生裝的監制標識,因是大宗采購物品,全省各地2011年和2012年大都存在不規范使用的情況。”隨后,大眾網記者采訪了日照雙星體育休閑服飾有限公司經理尹相禮,他對大眾網記者說,確實有一部分校服上沒有縫制“山東省學生裝監制標識”。
尹相禮解釋說,“監制標識”是隨面料按比例免費配給的,但當時配給的數量不夠,所以出現了有的校服沒有這種標識的問題。“而且這批校服是去年生產的,所以沒有按今年新出臺的政策辦。”尹相禮補充說。
就此事,大眾網記者采訪了山東省中小學后勤管理服務中心主任王書勤,他告訴大眾網記者,從2011年底,校服上配有“山東省學生裝監制標識”的辦法在全省約10%的地區開始試行,只是鼓勵使用,并不強制執行,“對那些沒有在校服上縫制該標識的企業,并未作出處罰”。
“但從2013年3月4日起,每家定點校服生產企業就必須將每套校服上縫制該標識,否則會被取消‘山東省學生裝定點生產企業’的資格。”王書勤介紹,因為從2013年3月4日開始,山東省質監局和教育廳聯合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全省學生裝質量安全監管的通知》,要求“全省范圍內學生裝均須配有‘山東省學生裝監制標識’。如發現假冒標識或學生裝未配此標識,可電話舉報(舉報電話:0531—86428573)。”
13日,記者從山東省中小學后勤管理服務中心了解到,今年每套合格學生夏裝校服必須配有“防偽碼”——山東省學生裝監制標識,之前沒有在校服上縫制該標識的企業不再追究責任。據了解,“防偽碼”與每套校服是一對一的,造假成本會超過一套校服的價格。
10日,一則“又是一年3·15,舉報這18所校服都是三無產品”為題的帖子出現在大眾論壇上,發帖人說:“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18所學校的校服為‘三無產品’,涉及13000多名學生。該批次校服沒有合格證,沒有生產廠家,相關標識全無,其外包裝袋標注為‘青島雙星’,按包裝袋上的電話詢問,回復為‘青島雙星從未為日照生產過校服’,將校服送交質檢部門檢測,山東省纖維檢驗局和日照市產品質量檢驗所的檢測報告均判定為‘不合格’。”
在帖子后面,發帖人附了兩張校服照片,以及“日照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檢驗報告”和“山東省纖維檢驗局檢驗報告”的照片,但發帖人只提供了每份報告中的第一張,寫有具體檢查項目和指標的第二張附件并未發在論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