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反舉報有私心 唯證據可破魔咒
2013年03月12日 22:21來源:大眾網
在反復追問和證據的比對下,我們了解到,雙方各懷不軌:發帖人出于行業內的不正當競爭,利用自己對校服質檢環節的了解,將校服“標識門”擴大化,以打擊競爭對手;而校服供貨商和教育局早就知道校服標識不規范,試圖掩蓋新規出臺前的校服制造行業的一些亂象;連帶責任下的政府部門自然也脫不了干系。
一則3.15舉報貼將日照校服的標識問題推上風口浪尖,校服供貨商、教育局、質監局和市委宣傳部成為事件主角,他們緊急出面澄清,提供各種證據,希望將校服問題撇得一干二凈。而發帖人不知出于是什么目的,借助自身有的證據千方百計將事態擴大,試圖把火燒向校服面料質量。
但事實并未如兩方所愿,盡管雙方都認為證據齊全,足以將對方的舉報或反駁置于死地,但卻經不住深究和調查。
在反復追問和證據的比對下,我們了解到,雙方各懷不軌:發帖人出于行業內的不正當競爭,利用自己對校服質檢環節的了解,將校服“標識門”擴大化,以打擊競爭對手;而校服供貨商和教育局早就知道校服標識不規范,試圖掩蓋新規出臺前的校服制造行業的一些亂象;連帶責任下的政府部門自然也脫不了干系。
報道一步步逼近真相,政府部門最終承認校服標識問題的存在,但對面料質量問題非常自信,并提供了相關證據;而發帖人舉報的標識問題基本屬實,讓公眾看到了標識對于學生家長維權的重要性,也給校服生產企業以警醒,但其借此打擊競爭對手的目的并未得逞。(李兆輝)【第190期:日照萬套校服陷“標識門” 監制標識不規范】
但事實并未如兩方所愿,盡管雙方都認為證據齊全,足以將對方的舉報或反駁置于死地,但卻經不住深究和調查。
在反復追問和證據的比對下,我們了解到,雙方各懷不軌:發帖人出于行業內的不正當競爭,利用自己對校服質檢環節的了解,將校服“標識門”擴大化,以打擊競爭對手;而校服供貨商和教育局早就知道校服標識不規范,試圖掩蓋新規出臺前的校服制造行業的一些亂象;連帶責任下的政府部門自然也脫不了干系。
報道一步步逼近真相,政府部門最終承認校服標識問題的存在,但對面料質量問題非常自信,并提供了相關證據;而發帖人舉報的標識問題基本屬實,讓公眾看到了標識對于學生家長維權的重要性,也給校服生產企業以警醒,但其借此打擊競爭對手的目的并未得逞。(李兆輝)【第190期:日照萬套校服陷“標識門” 監制標識不規范】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劉寶才
責任編輯:劉寶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