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蕪:城鄉統籌分"蛋糕" 共享融合新探索
2012-05-16 00:35:00 王磊 見習記者 張帆 來源: 大眾網 我要評論
[提要] 14日上午,科學發展新山東—“魯花杯”第八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東線采訪團抵達萊蕪市采訪。在口鎮的雍和園社區,記者們看到了一個功能齊全、設施先進堪比城市的農村社區;在郭家溝村,一排排別墅見證了城鄉統籌發展給農民帶來的真正實惠;在經濟開發區,力創科技、呈瑞能源,讓媒體記者們感受到了科技創新的力量。
大眾網濟南5月14日訊(記者 王磊 見習記者 張帆)14日上午,科學發展新山東—“魯花杯”第八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東線采訪團抵達萊蕪市采訪。在口鎮的雍和園社區,記者們看到了一個功能齊全、設施先進堪比城市的農村社區;在郭家溝村,一排排別墅見證了城鄉統籌發展給農民帶來的真正實惠;在經濟開發區,力創科技、呈瑞能源,讓媒體記者們感受到了科技創新的力量。在城鄉統籌的探索中,萊蕪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既注重把社會財富“蛋糕”做大,更注重把“蛋糕”分好,加快公共服務向農村強化、公共資源向農村配置、社會保障向農村覆蓋,實現城鄉共享融合發展。

雍和園社區的服務中心 記者馬鑫攝
關鍵詞1:共享
農村居民過上城里人一樣的生活
在雍和園社區,完善的社區服務讓采訪團成員們感覺來到了大城市,記者們發現,在雍和園社區4000的平方米服務中心,警務室、衛生室、計劃生育服務中心一應俱全,居住在雍和園社區的村民們可以足不出戶享受到全方位的社區服務。萊蕪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畢玉惠告訴記者,按照“全域萊蕪”的理念,萊蕪把城鄉看作一個整體,實施了“兩新(新城鎮、新社區)工程”,新城鎮按小城市的標準規劃建設農村區域經濟、文化中心;新社區依托小城鎮規劃建設新型農村居民集中居住區。
記者了解到,從2010年開始,市、區財政分別安排1000萬元的專項補助資金,每年選擇100個村莊,予以重點扶持。建立村莊綜合整治部門單位結對幫扶制度,選擇60個市直部門、40個區直部門,對確定的100個重點整治村開展“一對一”幫扶,目前,100個重點整治村已硬化道路46萬平方米,綠化16萬平方米,改廁改廚2.9萬戶,清理“三大堆”2萬多處。
同時,萊蕪通過加快城市公交、供水、供電、供暖等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覆蓋,實現基礎設施城鄉共建、城鄉聯網、城鄉共享。如率先推行城鄉公交一體化,健全完善了市區公交網、城鎮公交網和村鎮公交網“三網”融合銜接、城鄉一體化的大公交網絡,實現了全市市區、鎮、村公交全覆蓋,農民由村到鎮只要1元錢,從鎮到市最多3元錢,農村居民和城市居民一樣享受到了安全便捷、質優價廉的公交服務。

萊蕪市委書記劉士合接受大眾網記者專訪。(馬鑫 攝)
關鍵詞2:流動
農民“土地入股” 城鄉資源要素配置一體化
384戶村民住進“小康樓”,65周歲以上的老人全部免費供養……在萊蕪郭家溝村,村里的每棟218平方米的“小康樓”,村民只交5萬塊錢就可以住上這樣的高級別墅,其余的費用由村里來統籌解決;全村65周歲以上的老人實行免費集中供養,統一配備家具生活用品,統一到食堂就餐,統一由保潔員做家務。這一切看似不可思議的事情,源于“土地入股”政策把村民帶入共同致富路。
據萊蕪市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萊蕪通過引導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大力發展農村新型經濟組織,促進土地向規模經營集中,特別是采取承包經營權股權化的辦法,將農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量化為股權,農民可以用股權來參與農村新型合作經濟組織,從而實現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價值化和有償化。
目前萊蕪已完成土地股權化改造8.6萬畝,占土地流轉面積的37%。如鵬泉街道郭家溝村,將全村的4684畝土地承包權折算為1171股個人股,將集體經濟林地折算為323股集體股,成立專業合作社實行企業化經營,發展特色種植和高效林果業,每股有1200元的保底收益,年底還可參與合作社分紅,農民在農場打工每年平均獲得1.5萬元的工資收入,戶均收入是原來的3倍多。

記者們現場體驗供熱計量與溫控一體化智能系統。(馬鑫 攝)
關鍵詞3:同步
發展新興產業 “三化”同步推進經濟轉型
14日下午,東線采訪團來到萊蕪力創科技產業園,在力創科技的展示室里,從智能開關到熱計量器,再到填補國內空白的集成電路芯片(SOC芯片),科技創新給人民生活帶來的改變隨處可見。據萊蕪市委宣傳部的工作人員介紹,力創科技只是萊蕪通過科技創新實現“轉調”的一個縮影。
目前,萊蕪高新技術開發區已初步形成了汽車及零部件、電子信息、新材料、精密裝備制造、紡織服裝、食品飲料六大支柱產業。同時,還建成省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創新平臺32個,共獲授權專利229項,鑒定省級以上科技成果25項,認定“國家重點新產品”25項,“省自主創新產品”4項,培育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27家(其中國家級4家),被命名為“山東省知識產權園區”。萊蕪市委書記劉士合告訴記者,目前萊蕪市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實施省以上科技項目157個,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年均增長30%以上,萊蕪市榮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
按照“發展新型工業、強化現代農業、做大現代服務業”的總體思路,除了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因鋼興市的萊蕪還將加快鋼鐵和能源等傳統產業的轉型,用先進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堅持走高端高質高效之路。將重點抓好鋼鐵精深加工產業園建設,發展裝備制造、汽車配件等深加工產業,做好鋼鐵產業延伸發展文章。
同時,在服務業同步繁榮方面,把發展服務業作為廣泛聚集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載體和平臺。一方面,實施重點區域帶動,重點發揮省級旅游度假區雪野生態環境優美、市場前景廣闊的優勢,加快開發建設。目前恒大集團、居易國際、華和信、山東高速等一批大企業、大集團落戶雪野;另一方面,實施大項目、大企業帶動。從2009年起,我們在省委、省政府和國家體育總局的支持下,把航空體育項目作為支撐雪野開發、帶動旅游業發展的重點,
此外,在農業現代化方面,通過加快發展高端高質高效的現代農業,“萊蕪生姜”、“萊蕪黑豬”等特色農業品牌越來越靚,目前全市60%以上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建起了自屬標準化基地,30%以上的農產品達到綠色或有機食品標準,70%以上的姜蒜產品出口到歐美、日本等國際高端市場。
![]()
相關閱讀
更多新聞
- 萊蕪:城鄉統籌分"蛋糕" 共享融合新探索
- 雙輪驅動促轉調 “鋼城”蓄勢華麗轉身
- 力創科技自主創“芯” 形成核心競爭力
- 山東首個桃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在萊蕪掛牌成立
- 萊城八成農民融入農業產業化 農民收入七連增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