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早報:舉重若“輕”
2012-07-31 09:49:00 我要評論
陳均 來源: 東方早報[提要] 她身穿哈薩克斯坦隊服卻說著一口湖南口音的普通話,她叫祖爾菲婭原名叫趙常玲。事實上,王明娟同樣是這套奧運選拔制度“潛規則”下的犧牲品,在過去8年中,她和田源一樣在職業生涯的巔峰期被迫“禮讓”。
她身穿哈薩克斯坦隊服卻說著一口湖南口音的普通話,她叫祖爾菲婭原名叫趙常玲。過去的一天里,她和中國17歲選手周俊讓女子舉重53公斤級成為奧運至今最受關注的項目,一個出走運動員卻代表別國站到最高領獎臺,一個因為創中國舉重隊最差表現而被推上風口浪尖。這一天,趙常玲剛過19歲生日,周俊17歲零六個月。
把全世界女子舉重運動員召集到一起,反復聽《義勇軍進行曲》,一次次看五星紅旗升起……這幾乎就是過去奧運會女子舉重的樣板戲,因為中國女舉的巨大優勢(此前獲得12金1銀),人們已經習慣了看著中國運動員摘金奪銀,但這回劇本改了,改得無可把握卻早有征兆。
事實上,本屆奧運前,用只有17歲的周俊頂替成績更好的紀靜和李萍,這一舉動從一開始就遭受質疑。事實上,在48公斤級里,名將田源最后時刻被王明娟替換時,掀起的反對聲音更大。事實上,王明娟同樣是這套奧運選拔制度“潛規則”下的犧牲品,在過去8年中,她和田源一樣在職業生涯的巔峰期被迫“禮讓”。
關于中國舉重隊的選材標準非議這些年來從未消停,主管方面把責任轉到了地方體育局,聽上去是計劃中的事情,唯一被蒙在鼓里的是關心中國隊的觀眾們。不管由誰來決定奧運名單,其結果都違背了公平競爭的原則,都抹殺了奧運選拔賽存在的意義。
當然,把責任歸咎于舉重隊也失之偏頗,在各方利益的博弈下,如今奧運名單的產生已經超越了舉重隊的權限,變成了一場交換或者交易,為了各地體育局的名額分配和金牌利益,之前的選拔早已有名無實。從這個角度看,受傷的是運動員,受傷的是所有關心中國舉重的人,受傷的是整個中國代表隊。
這是中國舉重隊黑色的一天,但對于代表中國出征倫敦奧運的健兒而言,無須背負著失敗的包袱,因為他們已然盡力,他們還有未來,就像56公斤級銀牌獲得者吳景彪的微博里寫的那樣,“明天太陽照常升起,又是新的開始!钡@一天我們同樣記住了他痛失冠軍后的哭泣。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