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中國舉重接連丟金并非壞事
2012-07-31 09:49:00 我要評論
沈晨 來源: 中國新聞網[提要] 當地時間7月30日,倫敦奧運會男子舉重62公斤級決賽,中國選手張杰以314公斤的總成績位列第四,無緣獎牌。在中國舉重界,不只是“金牌至上”,而是“奧運會金牌、全運會金牌”至上,而這也是倫敦奧運會前夕中國舉重隊名單引起軒然大波的重要原因。
當地時間7月30日,倫敦奧運會男子舉重62公斤級決賽,中國選手張杰以314公斤的總成績位列第四,無緣獎牌。記者 盛佳鵬 攝
中新社倫敦7月30日電 題:中國舉重接連丟金并非壞事
中新社記者 沈晨(微博)
倫敦奧運會開賽三天,舉重比賽決出了五塊金牌,中國女隊三金取二,男隊則與金牌絕緣。
如果把這個成績放在其他國家或地區的隊伍,兩金的成績當屬優等。可是對于曾在北京奧運會上豪取八金的“金牌之師”中國舉重隊來說,兩塊金牌不足掛齒。憂心忡忡的業內人士更是把男隊在“拳頭”項目小級別上連丟兩金形容為“慘敗”。
看看比賽之后的場景:吳景彪(微博)嚎啕大哭,張杰泣不成聲。前者是奧運會亞軍,后者是奧運會第四名,兩位力士賽后直說“對不起”,好像未得金牌就是自己的罪過。
其實,仔細分析比賽不難看出,朝鮮選手的超水平發揮,是中國力士接連在優勢級別失去金牌的重要原因。嚴潤哲挺舉起三倍于自身重量,金恩國抓舉起了10年間未曾有人企及的153公斤。
同時,中國男力士在這兩場比賽中都盡了全力。吳景彪最后一舉險些受傷,領獎時左手甚至都彎不起來;張杰在比賽過程中全力拼搏,最后險些摔倒在地。
拼盡全力未能取勝不算恥辱。可是,中國舉重隊上下似乎并不這么認為,上至教練,下至隊員,都臉色鐵青,甚至不愿過多提及比賽本身。
外界一直在提倡“過程重于結果”,但在中國舉重隊,乃至中國體育界,還無法完全實現這一境界。中國體育高層在倫敦就直言:“金牌少了老百姓會開罵。”
實際情況是否如該官員所說尚難定論,但在中國舉重界卻有個實實在在的規矩,奧運會金牌、全運會金牌才作數。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亞錦賽、亞運會,甚至世錦賽的金牌都無關緊要。而這也正是世界冠軍得主吳景彪、張杰此番以淚洗面的主要原因。
在中國舉重界,不只是“金牌至上”,而是“奧運會金牌、全運會金牌”至上,而這也是倫敦奧運會前夕中國舉重隊名單引起軒然大波的重要原因。
中國官方媒體就吳景彪賽后的“對不起”發表評論,指出要割除“金牌至上”毒瘤。記者以為,不妨先從中國舉重隊割起,把接連丟金的所謂“壞事”變成“好事”,徹底改變一下中國舉重隊乃至中國體壇“唯奧運金牌論”的現狀。(完)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