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海洋
2011-01-07 07:50:00
來源:大眾網—大眾日報數字海洋
祖國陸地面積是960萬平方公里,還有300多萬平方公里的“藍色國土”。山東陸地面積15萬平方公里,海域16萬平方公里。
在不到地球面積20%的海岸帶上居住了全世界50%的人口;全球90%的漁業產量、25%的生物生產力來自海洋;世界上60%的人口居住在海岸線100公里以內,21世紀沿海地區人口有可能達到人口總數的3/4;90%的國際貿易由海上運輸;16%的世界動物蛋白來自海洋;世界前15名旅游國家有12個國家為沿海國;2009年我國海洋生產總值31964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9.53%,占沿海地區生產總值的15.5%……
資源海洋
過去,海洋資源開發一直是以海洋生物和近海油氣資源為主,但新一輪資源開發瞄準的是未來全人類公共戰略性資源,譬如:深海石油天然氣、大洋底多金屬結核、海底熱液硫化物礦床和可燃冰。這些戰略資源大部分集中在國際公共海底。作為深海石油天然氣,我國目前最大鉆探能力在水深500米左右,發達國家的石油鉆探已經超過了3000米水深。就大洋金屬礦產來說,僅僅在太平洋中部地區,鐵錳結核每年的增長量比全人類的需求量還要多。海底熱液硫化物礦床是近幾年的新發現。在一些海底構造活動地區,都發現了一系列海底熱泉,噴出的是高溫硫化物熱液,在噴口周圍形成一些跟火山一樣高的熱液堆積體,都是熱液貴金屬硫化物礦床。
產業海洋
2009年,我國主要海洋產業總體保持穩步增長,實現增加值12989億元,比上年增長8.7%。
——海洋工程建筑業 沿海地區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多座跨海大橋和港口改擴建工程相繼施工,海洋工程建筑業發展較快,全年實現增加值658億元,比上年增長31.9%。
——海洋化工業 隨著國家《石化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實施,沿海地區紛紛啟動海洋化工基地建設項目,海洋化工業繼續向好發展,全年實現增加值611億元,比上年增長26.0%。
——海洋電力業 海洋電力業快速發展,沿海風電場建設項目相繼運營投產,沿海風力發電和潮汐能發電全年實現增加值12億元,比上年增長25.2%。
——海水利用業 我國海水利用規模進一步擴大,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大生活用水技術、海水利用關鍵裝備制造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全年實現增加值15億元,比上年增長18.6%。
——海洋船舶工業 隨著國家《船舶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實施,海洋船舶工業保持平穩發展。全年實現增加值828億元,比上年增長15.8%。
——海洋生物醫藥業 在國家《促進生物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的激勵下,海洋生物醫藥業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全年實現增加值59億元,比上年增長12.6%。
——海洋漁業 全國海洋漁業保持平穩增長,海水養殖和海洋捕撈生產形勢基本穩定。全年實現增加值2509億元,比上年增長12.4%。
——濱海旅游業 在國家拉動內需、加大投入的政策驅動下,我國濱海旅游業總體保持平穩發展。全年實現增加值3725億元,比上年增長12.3%。
——海洋油氣業 我國繼續加大海洋油氣勘探開發力度,近年新發現的多個油氣田陸續投產,海洋油氣產量持續增長。全年實現增加值748億元,比上年增長8.5%。
——海洋礦業 我國海洋礦業開采品種不斷豐富,產量繼續保持平穩增長,全年實現增加值21億元,比上年增長7.5%。
——海洋鹽業 受工業鹽市場需求低靡等影響,海洋鹽業增長緩慢,全年實現增加值55億元,比上年增長0.7%。
——海洋交通運輸業 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我國海洋交通運輸業全年實現增加值3748億元,比上年減少2.4%。
漁業海洋
山東省海洋漁業增加值占全國海洋漁業增加值比重32.6%,繼續位居全國第一。全省水產品產量達788萬噸,年均增長約3.5%;實現漁業經濟總產值2340億元,年均增長約12.7%;漁業資源修復行動效果顯著,五年來,全省回捕海洋增殖資源24.2萬噸,產值66.7億元,綜合投入產出比達到1:16.5。海參養殖面積達到4萬公頃,產量突破6萬噸,產值保持在100億元以上。遠洋漁業穩定發展,在海外合作企業和駐外辦事處、代表處已達30多個,駐外人員和船員近5000人,年產量達20多萬噸,產值20多億元。全省漁業資源修復總投資達3億多元。
全年投放苗種總量達28億單位,投放各類礁體70余萬方,扶持建設萊州灣鱸魚、海州灣對蝦等12處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在南四湖、東平湖及大型水庫增殖放流優質淡水苗種4100萬尾。
更多新聞
相關閱讀
您對其他相關新聞感興趣,請在這里搜索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