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海洋事業新趨勢
2011-01-07 07:53:00
來源:大眾網—大眾日報 迄今為止,我們以海面觀測為主體,基本建立了海洋立體監測體系,在淺近海完成了大量的調查研究。但進入新世紀,海洋探索最鮮明的特點,就是瞄準“深海”
目前國際海洋事業發展的新趨勢,主要表現為:新一輪“藍色圈地”、新一輪“海洋探索”。
新一輪“藍色圈地”。以“外大陸架”為代表的新一輪藍色圈地運動帶來了激烈的海域劃界之爭。截至目前,已有50多個國家向聯合國大陸架委員會提出了200海里專屬經濟區以外的“海土”要求,澳大利亞前年已獲得聯合國大陸架委員會的認可,其海土面積一次性擴大了250萬平方公里。
新一輪“海洋探索”。迄今為止,我們以海面觀測為主體,基本建立了海洋立體監測體系,在淺近海完成了大量的調查研究。但進入新世紀,海洋探索最鮮明的特點,就是瞄準“深海”,以深海作業技術、洋底觀測系統、深海探測裝備為主流,形成了新一輪深海海底探測浪潮,目標是爭奪全人類的“深海資源”。美國已投入3.5億美元的研究經費,與加拿大聯合在太平洋水域“胡安德富卡海嶺”周圍4000米左右的深海底,劃了5萬平方公里,在海底建了若干基站,安放一大批海洋觀測設備和深海機器人,進行網絡化的、實時的、連續的多學科綜合觀測。
(李劍橋 整理)
新一輪“藍色圈地”。以“外大陸架”為代表的新一輪藍色圈地運動帶來了激烈的海域劃界之爭。截至目前,已有50多個國家向聯合國大陸架委員會提出了200海里專屬經濟區以外的“海土”要求,澳大利亞前年已獲得聯合國大陸架委員會的認可,其海土面積一次性擴大了250萬平方公里。
新一輪“海洋探索”。迄今為止,我們以海面觀測為主體,基本建立了海洋立體監測體系,在淺近海完成了大量的調查研究。但進入新世紀,海洋探索最鮮明的特點,就是瞄準“深海”,以深海作業技術、洋底觀測系統、深海探測裝備為主流,形成了新一輪深海海底探測浪潮,目標是爭奪全人類的“深海資源”。美國已投入3.5億美元的研究經費,與加拿大聯合在太平洋水域“胡安德富卡海嶺”周圍4000米左右的深海底,劃了5萬平方公里,在海底建了若干基站,安放一大批海洋觀測設備和深海機器人,進行網絡化的、實時的、連續的多學科綜合觀測。
(李劍橋 整理)
余梁
更多新聞
- 走向海洋,必由之路
- 21世紀海洋科技新趨勢
- 國際海洋事業新趨勢
- 認識海洋
- 藍色革命“四次浪潮”
相關閱讀
您對其他相關新聞感興趣,請在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