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清河下游河段再現魚蝦
2011-09-23 09:21:00 許凱 來源: 濟南日報 我要評論
[提要] 一年多的努力小清河下游河段魚蝦再現
本報6月3日訊(記者 許凱)今天下午,省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2010全省環境狀況公報》。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2010年初,我省提出了“爭取年底前省控59條重點污染河流全部恢復魚類生長”的目標。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如今小清河下游河段多種魚蝦再現,顯示重點污染河流水生生物正在逐步恢復。
一年來,我省重點污染河流治污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截至2010年底,省控59條重點污染河流已全部達到恢復魚類生長的技術參考指標。
從監測情況看,今年以來省控59條重點污染河流水質始終保持符合魚類穩定生存的技術參考指標(COD濃度≤60毫克/升,氨氮濃度≤6毫克/升),在此基礎上,重點河流水質總體又得到了進一步改善。省環保廳有關負責人介紹,前段時間,省環科院的專家到小清河下游開展生態生物調查,發現小清河下游河段不僅有多種魚類、泥鰍等,還有蝦,“從各方面情況分析,目前我省省控重點污染河流恢復魚類生長的治污成果總體是穩定的,今后也不可能出現大的污染反彈問題。”
記者了解到,目前我省排污單位普遍達到了常見魚類穩定生存再排向環境的治污水平。污水處理設施方面,截至“十一五”末,全省共建成污水處理廠203座,污水集中處理率由2005年的52.2%提高到87.9%。與此同時,全省1000多家重點工業企業、24個城市飲用水水源地、180多家污水處理廠和59條河流斷面都安裝了水質在線監測設施,通過固定排污口偷排偷放的違法行為已很難逃脫我省環保部門的監管和懲罰。特別是自去年11月份以來,全省環保部門創新“快速溯源法”,實行了“超標即應急”的零容忍工作機制。一旦發現超標情況,1小時之內啟動應急處置程序,力爭在24小時之內鎖定污染源并及時處置。
此外,按照國家規定,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水質須在2012年底穩定達到三類水質標準。省環保廳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盡快達到此目標,我省嚴格遵循“先節水后調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環保后用水”的原則,狠抓南水北調沿線山東段治污,堅持“治、用、保”并舉的流域綜合治污策略,嚴格目標責任考核,采取綜合性措施,調水沿線治污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十二五”期間,我省主要攻堅大氣治理,突出以下三個方面工作:抓好脫硫設施建設、建立空氣質量調度制度、加快推進機動車污染防治,濟南等12市建成了市級機動車環保檢驗監控平臺。
省環保廳有關負責人介紹,2010年,我省還完成了《山東省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條例》調研起草工作,經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后已報省人大審議,今年5月27日,該《條例》已經省十一屆人大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這對進一步加強我省機動車污染防治、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許凱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