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民提問:
十七大報告指出:“科學發展觀是對黨的三代領導集體關于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請談一談對這段話的理解。
省委講師團副團長何克亮教授解答:
十七大的一個重要理論貢獻,就是對科學發展觀作出了準確的理論定位,系統地闡述了科學發展觀的理論體系。報告指出:“科學發展觀是對黨的三代領導集體關于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這段話雖然文字簡短但意義重大。它第一次在黨的正式文件中,全面準確而具有權威性地確定了科學發展觀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的歷史地位。
第一,科學發展觀是黨的三代領導集體關于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人類社會發展特別是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問題,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馬克思、恩克斯、列寧對社會發展規律進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關于發展的豐富思想。以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在總結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關于發展的一系列重要思想。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著眼于發展的全局,以黨的三代領導集體的重要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主題,準確把握時代特征和中國國情,認真研究和回答新時期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一系列重大問題,不斷總結實踐經驗,不斷作出理論概括,形成了科學發展觀。這一重大戰略思想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發展,為什么發展、怎樣發展的重大問題,賦予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理論以新的時代內涵和實踐要求,是與對俱進的馬克思主義發展觀。
第二、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世界觀是人們對世界的總體看法和根本觀點,方法論是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世界觀和方法論體現在發展問題上就是發展觀。發展觀是關于發展的本質、目的、內涵和要求的總體看法和根本觀點,對經濟社會發展實踐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響。我們黨提出的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是唯物辯證法在發展問題上的科學運用,是對馬克思主義發展觀的豐富和發展。它揭示了發展的本質和內涵,揭示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正確道路,是指導我們認識發展的根本觀點,是指導我們推進發展的根本方法。
第三,科學發展觀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即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這個提法與十六大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評價是一致的。它確立了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的歷史地位。十七大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改革開放以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成果。它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科學發展觀是這個理論體系中的最新成果和最新發展階段。雖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主題都是如何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但是在研究領域和研究重點上又有所側重。鄧小平理論主要是回答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在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和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同時,著重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科學發展觀主要是回答了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
上一條:何克亮:解讀“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
下一條:何克亮: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