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民提問:
十七大報告中對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出了基本要求和明確任務,請談一談對這部分的看法。
省委講師團副團長何克亮教授解答:
(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
十七大報告對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出四個方面的要求:一是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黨的基本路線是黨和國家的生命線,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政治保證。只有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才能使科學發展觀落到實處;只有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才能更好地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第二,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科學發展和社會和諧是內在統一的。沒有科學發展就沒有社會和諧,沒有社會和諧也難以實現科學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在科學發展的基礎上正確處理各種社會矛盾的歷史進程和社會結果。第三,繼續深化改革開放。要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方向,推進各方面的體制創新,全面提高開放水平,形成有利于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強大動力。第四,切實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要把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體現到領導科學發展、促進科學發展上來,使黨的工作和黨的建設更加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為科學發展提高可靠的政治和組織保障。
(二)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主要任務
第一,在經濟建設方面,努力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實現這一任務的關鍵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增強發展的協調性。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重點,一是建設創新性國家,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使科技進步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二是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用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用工業化推進信息化,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三是努力實現三個轉變: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調帶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協調發展的重點,一個是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逐步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格局。一個是促進地區協調發展,以縮小區域發展差距為主線,推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按照劃分主體功能區的要求調整區域經濟布局。
第二,在政治建設方面,擴大社會主義民主,保障人民權益和社會公平正義。我國政治發展的指導方針是“三個必須”,即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必須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而不斷深化,必須與人民政治參與積極性不斷提高相適應。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模式。其特征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持黨的領導,就是堅持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保證黨領導人民有效治理國家。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要從各個層次、各個領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動員和組織人民依法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要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實現國家各項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第三,在文化建設方面,堅持社會主義文化前進方向,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保障人民文化權益,不斷滿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一是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二是建設和諧文化。大力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以增強誠信意識為重點,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風尚。三是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業,發展文化產業,推進文化創新,逐步建立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高文化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為人民提供更加豐富的文化產品。
第四,在社會建設方面,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統領,以促進公平正義為主要環節,以改善民生為重點,推進社會體制改革,擴大公共服務,完善社會管理,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一是優先發展教育,建設完善的國民教育體系和終身教育體系,促進教育公平,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創新人才培養水平。二是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實行積極的就業政策,完善市場就業機制,廣開就業渠道,改善就業結構,擴大就業規模。三是逐步形成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著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扭轉收入差距擴大趨勢。四是以社會保障、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為基礎,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最低生活保障為重點,以慈善事業、商業保險為補充,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使人人享受基本生活保障。五是堅持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醫療服務體系、醫療保障體系、藥品供應體系,使人人享有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六是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健全基層社會管理體制,維護社會安定團結。
第五,在生態建設方面,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努力建設生態文明。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念,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地位,落實到每個地方、每個單位、每個家庭。要完善有利于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法律和政策,形成可持續發展的體制機制。要逐步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方式。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使可再生資源比重顯著上升。要加大環保投入和環保執法力度,使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質量逐步提高。
上一條:何克亮:科學發展觀的歷史地位
下一條:何克亮:深刻理解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