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王樂雙
網上看病刷醫保 急救邁進云時代
我省發布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示范省建設行動計劃(2019-2020年)
近日,山東省政府辦公廳發布了 《山東省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示范省建設行動計劃(2019-2020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我省醫療、醫藥、醫保和健康相關領域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應用取得明顯成效,基于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人工智能技術的醫療健康服務新模式、新業態蓬勃發展,覆蓋全人口、全生命周期的“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生態初步形成,“互聯網+醫療健康”示范省建設走在全國前列。記者獲悉,此前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及便民惠民服務新聞發布會在青舉行。“互聯網+醫療健康”便民惠民服務在青島已經落地開花,智慧醫療不斷推進,給市民求醫問診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
七項主要任務
1 提升便民服務水平
●2020年二級以上醫療機構普遍開展互聯網診療服務
●2020年二級以上醫療機構普遍提供分時段預約診療、智能導醫分診、候診提醒、診間結算、移動支付等線上服務
●2020年實現跨地域、跨機構醫療衛生服務“一碼通”,三級醫院、二級醫院實名就診率分別達到90%、80%以上
●2020年醫聯體內醫療機構率先實現檢查檢驗“一單通”
2 提高醫療救治能力
●2020年胸痛、卒中、創傷、危重孕產婦救治、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癌癥六大中心初步建成,實現急救患者一體化綜合救治服務
●2020年遠程醫療覆蓋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力爭覆蓋到村衛生室
3 優化結算支付服務
●推進“互聯網+”醫療保障結算服務
●推進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4 加強公共衛生管理
●2020年縣域居民可便捷查閱本人電子健康檔案信息
●2020年二級以上醫院向家庭醫生提前2天開放20%號源,通過信息化手段為簽約患者建立綠色轉診通道
5 強化藥品供應保障
●2020年基本實現“三醫聯動”協同應用目標
●2020年建成短缺藥品監測預警系統,啟動公立醫院藥品使用監測體系建設,力爭實現京津冀魯遼藥品、醫用耗材采購信息共享
6 豐富健康管理資源
●2020年培育5家以上大型健康管理企業(機構)
●2020年全面推開健康扶貧“繼續醫學教育+適宜技術推廣”行動
7 促進醫療健康大數據發展應用
●2020年基本建成功能完善的北方中心存儲中心,在50種疾病和50%縣(市、區)建成高質量數據庫
●2020年醫療健康人工智能技術在二級以上醫院推廣應用
院際檢查檢驗結果“一單通”
《行動計劃》提出七項主要任務。首先要提升便民服務水平。鼓勵發展“互聯網+醫療服務”。發揮優勢企業作用,建設互聯網醫院運營平臺。鼓勵依托醫療機構發展互聯網醫院,鼓勵執業醫師開展“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優化醫療服務流程。大力發展基于新興技術的服務流程再造。穩步推進電子健康卡創新應用。推行實名制預約診療,在全省推廣應用電子健康卡。實現檢查檢驗結果查閱共享。大力推進院際檢查檢驗結果“一單通”,積極推行基于省全民健康信息平臺的醫療機構數字影像“云膠片”服務。
記者獲悉,我市已經有青島大學附屬醫院、青島市市立醫院、青島市第三人民醫院3家醫院獲得了互聯網醫院牌照,檢驗結果“一單通”認可的醫療機構達到63家。通過信息化支撐的“一次辦好”便民行動,實現了血費網上報銷、住院病歷復印網上辦理等,提升了市民就醫體驗。據了解,目前青島市已有585萬居民免費辦理了區域診療卡,居民可以在委屬和部分區市醫院享受到一卡通就診服務,只要在就診前輸入信息,就能獲得系統推薦的醫院和醫生。市民可以選擇網站、慧醫APP等渠道預約到全市23家醫院門診號源。據統計,全市每月預約就診人次可達51.8萬。今年,我市還將陸續推出電子健康卡,市民可通過手機掃碼完成看病就醫。
120調度統一接入“云急救”
第二,提高醫療救治能力。推廣“云急救”綜合救治服務。各市、縣(市、區)120調度指揮系統統一接入“云急救”綜合救治服務系統。建成遠程醫療服務體系。建設省、市級遠程會診、病理、影像中心。2019年遠程醫療覆蓋全省所有醫療聯合體和縣級醫院。
記者獲悉,青島市已建成23家遠程會診中心、6家遠程醫療影像中心,聯通538家醫療機構,可將區市醫院消毒供應中心、檢驗中心的服務共享給基層機構。基層醫療機構將心電、影像檢查提交給遠程診斷中心后,診斷中心便可直接進行診斷并將結果實時反饋給基層,大力破解了基層能力不足的問題。截至2018年,全市累計提供遠程服務44861次,集中服務超過20萬次,其中不但有與協和醫院、渥太華心臟病醫院等國內外知名醫療機構的連接,還與村衛生室實現了連接,僅嶗山區村衛生室的遠程心電網絡就已發現并救治危重癥患者累計40余人。
逐步將互聯網診療納入醫保
第三,優化結算支付服務。推進“互聯網+”醫療保障結算服務。加快醫療保障信息系統對接整合,逐步拓展在線支付功能,推進一站式結算。制訂“互聯網+”醫療服務項目(含遠程醫療)及價格。制定醫保支付政策,逐步將符合條件的互聯網診療服務項目納入醫保支付范圍,對基于互聯網開展的基本醫療服務,按基本醫療服務價格項目規范執行;對滿足個性化、高層次需求的特需醫療服務價格,實行市場調節價。
推進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繼續擴大聯網定點醫療機構范圍,逐步將更多基層醫療機構納入異地就醫直接結算,進一步做好外出務工人員和“雙創”人員跨省異地住院費用直接結算。大力推行醫保智能審核和實時監控,從事后監管向事前、事中過渡,將臨床路徑、合理用藥、支付政策等規則嵌入醫院信息系統,嚴格醫療行為和費用監管。
記者獲悉,截至目前,我市已投入使用1000余臺自助服務設備,據統計,預約患者單次就診逗留時間從平均3小時縮短為45分鐘,非預約患者從平均3小時縮短為2小時,重復排隊次數從平均5次減少為2次,有效消解排隊產生的不良情緒。同時,撤減了100多個人工窗口,削減幅度達75%,這一舉措每年可為醫院降低運行成本約5000萬元。
推進在線便捷有效簽約服務
第四,加強公共衛生管理。開放居民電子健康檔案。推動電子健康檔案數據庫與電子病歷數據庫、公共衛生信息系統互聯對接,全方位記錄、管理居民健康信息。推進在線便捷有效簽約服務。實現家庭醫生為簽約居民在線提供健康咨詢、慢性病隨訪、健康管理、延伸處方等服務。
記者了解到,我市已建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系統,推行一站式診療服務,實現了“三約合一”。推行家庭醫生“三高共管”、“三級協同”服務模式,對照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在管人員的健康指標,自動分級分層,智能化編排年度服務計劃,免費向患者提供七種基本藥物,推動了基層從“坐堂行醫被動服務”轉向“面向群眾提供主動服務”。據悉,2018年青島市建成規范化家庭醫生團隊1662個,簽約服務覆蓋305萬人口。打通了上下級綠色轉診和醫療數據共享通道,推動了醫療機構、家庭醫生和簽約居民間的互聯互動。
五省市信息共享解決藥品短缺
第五,強化藥品供應保障。建設處方流轉平臺。推動省藥品招標采購平臺、省全民健康信息平臺、醫療機構HIS系統及醫保定點藥品零售企業計算機系統數據實時交換對接、協同應用。加快推動藥品生產、經營企業和醫療機構藥品追溯體系建設。京津冀魯遼信息共享。協同開展短缺藥品多源信息采集、供應和使用監測業務應用。
第六,豐富健康管理資源。創新“互聯網+”健康管理服務。加快構建全生命周期健康評估咨詢體系和健康管理服務體系,鼓勵發展網約護理、網約家庭醫生、網約家庭藥師等服務,支持社會資本發展專業健康服務機構。搭建互聯網健康咨詢信息平臺。鼓勵醫療衛生機構、符合條件的第三方機構,提供多樣化的醫學在線課程和醫學教育。
第七,促進醫療健康大數據發展應用。加快發展健康醫療大數據。加快建設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北方中心。大力發展醫療健康人工智能技術。支持研發人工智能技術、醫用機器人、生物三維打印技術和可穿戴設備等,推動醫學裝備的數字化、智能化、微型化。(記者 黃飛)
丟失發票醫保不能報銷。接下來,為了解決收費票據丟失的問題,她多次往返于相關部門,卻始終沒有得到想要的答案[詳細]
山東2019年“三支一扶”招募面試人選定了7月10日,2019年山東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招募面試公告發布。2019年山東省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招募筆試合格分數線為 筆試成績不低于60分[詳細]
7月11日,在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發布會上,濟南海關發布了2018年山東省外貿百強企業的基本情況,其中,民營企業的表現最為亮眼,成為進口百強企業的中流砥柱。濟南海關黨組成員、新聞發言人張藝兵介紹,山東省有進出口記錄的民營企業數量達到4.2萬家,對...[詳細]
博山區池上鎮韓莊村黨支部委員、報賬員范永濱違規套取扶貧資金問題。范永濱作為韓莊村黨支部委員、報賬員對此負有直接責任,2018年11月受到黨內警告處分;違紀資金重新納入扶貧項目資金使用。[詳細]
青島兩所高校綜合評價招生缺額61人,本科提前批錄取進入尾聲。11日,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公布了2019年本科提前批征集志愿院校及專業計劃,缺額計劃比去年明顯減少[詳細]
10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報道了省城南部山區東商莊村一村民為修改土地使用證上的信息,向有關部門反映了三年仍未解決一事。2016年上半年,李海龍拿到新發的土地使用證后,發現上面登記的宅基地面積與實際情況有出入,少了40多平方米,之后他向當地的原錦繡川國土所反映了...[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