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高娜
濟南市民營經濟發展局,是新一輪機構改革中,濟南創新組建的一個機構。今年3月21日掛牌,至今“百日”,新機構,履新情況如何?
民營經濟一直都是北方城市的發展短板。新組建市民營經濟發展局是濟南的“自選動作”,目的是補短板,強弱項,實現高質量發展,集中精力服務民營經濟發展。近年來,民營經濟為濟南貢獻近40%的GDP、60%以上的稅收、80%以上的科技創新成果、近90%的城鎮勞動就業、95%以上的市場主體數量,已成為濟南發展重要支撐力量。
率先破題監測指標
為動態掌握全市民營經濟發展狀況,該局研究制定了《民營經濟監測分析暫行辦法》,共設置了5大類135個監測指標。這個指標監測,在全國屬率先之舉。監測的好處,可實現精準把脈。
今年一季度,全市實現稅收收入381.0億元,其中民營經濟稅收占61.35%;全市從業人員約430萬人,其中民營經濟主體從業人員占86%。
截至6月份,全市市場主體數突破102萬戶,躍居全省第3位。其中: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達到98萬余戶,占96.4%;民營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548家,占全市94.6%;民營企業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8487個,占全市82.6%。44家民營企業入選山東省瞪羚企業,占全省總量近四分之一。
指標的設置,費了一番心思。專門為民營經濟運行設置指標監測和分析,此前濟南市沒有搞過。
“串聯”政策和企業
國家、省市針對民營經濟出臺的政策很多,但企業還反映“見不到”“享受不了”。幫助企業了解政策、消化政策、用好政策,成為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任務。
省政府《關于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出臺的“35條政策”,在破解民營面臨市場的冰山、融資的高山、轉型的火山等“三座大山”方面,已很有力度。
市民營經濟發展局把釋放政策紅利作為服務舉措。一方面是,讓政策落到實施層面,接上最后一公里。另一方面是,把企業發展拉上發展車道。
依托民營企業發展指揮部,加強政策協調和部門溝通,發揮政策集成效應,推動建立政銀企對接機制和貸款風險補償分擔機制,著力紓解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支持有條件的企業積極參與省市新舊動能轉換重點項目建設,參與“專精特新”“瞪羚”“獨角獸”等企業培育計劃和質量提升行動。
5項舉措筑“民企之家”
市民營經濟發展局提出,“民企之家”這個品牌概念,并重點采取5項措施:
一是舉辦多場民營經濟發展政策宣講、咨詢輔導等活動,積極探索“代辦服務”模式,讓民營企業有更多獲得感;
二是暢通與民營企業常態化溝通聯絡渠道,及時了解民營經濟發展中的堵點痛點難點,為民營企業化解“成長中的煩惱”;
三是組織民營企業參加省市舉辦的相關論壇、峰會、展會以及“雙招雙引”等活動,廣泛開展經濟技術合作交流,開拓新的發展空間;
四是加快建立重點骨干民營企業數據庫和新舊動能轉換重點項目庫,實行幫掛制度,企業有需要、主動去報到,當好“店小二”,盡最大努力為企業排憂解難;
五是啟動全市民營經濟綜合服務平臺建設,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搭建政策精準匹配、自動輔助申報、訴求智能解答、方案即時生成的智能化服務系統,為民營企業打造一個有擔當有溫度的“家”。
山東新型城鎮化試點多項經驗全國推廣。濟南這些項目位列其中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近日下發通知,推廣第二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等地區經驗,我省多地先進經驗入選[詳細]
7月2日,位于山東省齊河縣宣章鎮的藜麥優質育種基地試種的藜麥新品種開始收獲,這是“超級谷物”藜麥首次在平原地區規模化試種成功,標志著藜麥種植向著產業化邁進了一大步。3月4日,齊河縣政府與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山東師范大學簽約,合作開展藜麥...[詳細]
濟南市民營經濟發展局,是新一輪機構改革中,濟南創新組建的一個機構。“串聯”政策和企業[詳細]
濰萊高鐵新進展。截至7月1日,中鐵上海局濰萊高鐵站前3標項目部架設箱梁600孔,向黨的生日獻了一份厚禮,剩余的最后80孔箱梁將于月底完成[詳細]
金沙灘浴場里,一位外國游客正在給同伴涂抹防曬霜。半島記者 陸金星 報道 年輕人帶著游泳圈向大海走去。據氣象專家介紹,降雨過后的高溫天氣往往伴隨著濕度變高,這種高溫高濕的天氣通常被稱為桑拿天。[詳細]
這部影片以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代村為原型,真實再現了代村在黨的領導下,堅持弘揚沂蒙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勇敢面對挑戰,奮力走出貧困,實現共同富裕的故事。在首映式上,電影中的原型代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王傳喜,以蘭陵縣委常委(掛職)身份亮相現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