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石慧
新銳大眾記者 張海峰 通訊員 石勇 田彬 報道
7月2日,位于山東省齊河縣宣章鎮的藜麥優質育種基地試種的藜麥新品種開始收獲,這是“超級谷物”藜麥首次在平原地區規模化試種成功,標志著藜麥種植向著產業化邁進了一大步。
該項目是山東省乃至全國首個平原地區藜麥育種與產業化發展項目。3月4日,齊河縣政府與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山東師范大學簽約,合作開展藜麥育種與產業化發展項目,目的就是建設全球領先的藜麥育種研發平臺和種質資源庫,開展藜麥育種及高產示范種植研究,聯合打造全球藜麥優質育種研發基地、規;N植基地和食品深加工基地。
記者在現場看到,大片的藜麥已有一米多高,遠看葉子有些類似灰灰菜,穗有些像高粱,山東省逆境植物重點實驗室(依托山東師范大學)孫偉博士介紹,藜麥雖然叫做麥,其實與灰灰菜、菠菜等同為藜科。藜麥原產自南美洲,主要生長在海拔2000米地區,是目前已知唯一的植物界全蛋白谷物,唯一的單體植物即可滿足人類基本營養需求的植物,由于其高昂價格和對氣候條件的要求極為苛刻,被譽為“超級谷物”和“印加黃金”。聯合國糧農組織推薦藜麥為最適宜人類的全營養食品。
目前,美國、日本、加拿大等發達國家都在開展藜麥產業化研究,2008年左右藜麥被引種到中國,但多數在青海、西藏、甘肅等高海拔地區種植,產量較低;作為一種耐逆性很強的植物,藜麥有在平原地區種植的潛力,但基本沒有成功經驗,因為需要新的改良品種和適宜的種植模式。這次在齊河種植的主要是“山引1號”“山引2號”,面積接近800畝,目前其中50畝左右已經成熟,這是從他們已掌握的2500多個品種的藜麥種質資源中精挑細選而來,預計畝產達到了500斤左右,大大超過高原地區畝產量。
據介紹,該項目首席科學家朱健康院士是國際著名的植物生物學家、植物抗逆分子生物學領軍科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主任。該中心聚焦植物逆境生物學與相關植物科學前沿領域重大戰略性科學問題,已經發展成為在國際植物科學與逆境生物學領域具有重要影響的研究中心。2014年以來,朱健康院士率團隊與山東師范大學科研團隊合作,在藜麥基因組測序、種質資源收集、新品種選育與創制、抗逆分子機制研究等方面開展了系統工作,為藜麥的高產優質新品種的試種、推廣和產業化提供了堅實基礎。3月27日,齊河縣屬企業齊控集團成立山東康健藜麥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整合各方資源,加快推進藜麥高產優質育種和規;N植、食品深加工和農機研發及市場銷售。在糧食大省山東推廣藜麥規;a業化種植,實現耐逆作物高產化,對于保障糧食安全、改善營養膳食結構具有重要意義。
日供水量超一個大明湖,將與引黃濟青工程“雙線”保障濰青煙威供水安全 7月1日,黃水東調工程調引的黃河水注入引黃濟青干渠。據黃水東調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蘆永強介紹,黃水東調工程全線總投資65.03億元,新建地下輸水管道100余公里,設計流量15立方米每秒,每天的供水...[詳細]
山東高溫橙警第三波,局地或達40℃我省上一輪高溫天氣剛過,“炙烤模式”卷土重來高溫橙警第三波,局地或達40℃無棣縣一條河流干涸見底。據悉,這是今夏以來,我省第三次發布高溫橙色預警信號,此前兩次分別在6月3日16時、6月18日11時[詳細]
G309國道濟南收費站停止收費。7月5日全封閉拆除在使用導航的時候,會出現兩條路線[詳細]
有這58種證書每月最多領2000元補貼。記者從青島市人社局了解到,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青島將58項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證書(準入類35項、水平評價類23項)納入補貼范圍[詳細]
全體民警警容嚴整,向國旗莊嚴敬禮。據悉,全省公安機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積極回應新時代人民群眾的新期待新要求,始終把打擊矛頭對準危害群眾切身利益及群眾反映強烈的犯罪,據統計,今年以來全省治安案件、刑事案件同比分別下降5.7%、2.39%,人民群眾...[詳細]
今年年底所有人工車道支持電子收費。近日,省政府召開全省深化收費公路制度改革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推進工作視頻會議,主要是落實省交通運輸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公安廳、省財政廳制訂印發的《山東省加快ETC應用實施方案》,對全省加快推進ETC應用發展進行動員部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