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魏鵬
責任編輯:高娜
濟南商圈“一路向東”!從半個世紀前的大觀園、泉城路,到經四路,再到十年之前的高新區,跟隨著濟南東拓的步伐,濟南商圈也在逐步東移。目前正在打造的中央商務區,可以視為濟南第二次開埠。目前,作為中央商務區的西入口,解放東路街區也開始了緊鑼密鼓的整治。
1904年,濟南把東起十王殿(今緯一路)、西至北大槐樹(今緯十路)、南沿赴長清大道(今經七路)、北以鐵路為限(今經一路)的區域劃作商埠。
1949年以前,濟南就形成了以現在的泉城路附近和大觀園為核心的東、西部商業中心。
解放東路街區更新,9月底有望完工
雖有回憶和不舍,姚家舊貨市場的拆遷算是解放東路特色街區整治的重頭戲。今年初,濟南公布了“1+5”特色街區綜合更新項目,其中“1”是黑虎泉西路趵突泉北路街區(市級),“5”指五個區級試點項目——包括歷下區的解放東路片區、市中區的馬鞍山路街區、槐蔭區的經二路街區、天橋區的工人新村南村西社區和歷城區的海蔚居委會片區。
解放東路街區項目南起和平路東延長線,北至工業南路,西起二環東路,東至茂陵山路,面積約為0.6平方公里。此街區為歷下區黨委、政府駐地周邊區域,也是歷下區“東大門”,東臨中央商務區,是連接新舊城區的重要通道。
今年2月初,歷下區開始了解放東路特色街區的調研和準備工作。目前,該區域內建筑臨街街面較為凌亂,門面店招不協調,社區業態良莠不齊,夜景平淡,道路設施陳舊,街道休閑綠地不足,基礎設施落后。中央商務區是舉全市之力高標準打造的重點項目,建設好此街區符合中央商務區高端規劃,有利于提升城市整體形象。
上世紀80年代末,濟南形成了以泉城路、經四路為主的單核多點的商業布局形式。
歷下區區長謝兆村表示,街區提升要高點規劃,解放東路項目要與市規劃部門一同聘請高水平設計單位進行總體規劃,確保與中央商務區規劃相銜接,做好顯山露水文章,切實將這一片區打造成在全省乃至全國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城市雙修”示范項目。
同時,要突出特色。做好特色街區綜合更新,不是簡單地治臟治亂,要深度挖掘片區的歷史文化、園林景觀等資源稟賦,打造一批特色小區,不斷提升城市品位。
3月9日上午,歷下區委常委、副區長楊傳軍調研了解放東路街區提升項目。一行從歷下大廈出發沿解放東路向東步行至區公安分局,沿路對照設計圖紙對街區改造整治節點逐項進行實地查看調研,對規劃設計方案提出意見建議。
按照濟南市的特色街區提升規劃,“1+5”特色街區綜合更新項目力爭5月底前全面開工,9月底基本完成建設,11月底完成綜合驗收。
據悉,歷下將結合老舊小區綜合改造,重點做好解放東路沿街建筑立面整治,統一街區建筑色彩,采取藝術處理、綠化遮擋,進行風格統一的裝飾美化。規范戶外廣告、門面店招,拆除違法建設,規整各類管線,實施綠化美化、夜景亮化打造和社區業態調整提升、公共空間優化等工作。
目前,濟南舉全市之力打造的中央商務區,將開啟商業的4.0時代。
CBD未來是唯一商業副中心
3月28日上午,解放東路依舊繁忙,街道兩側劃定的紅線很是顯眼。爬上五頂茂嶺山向東望去,一片綠色從工業南路蔓延到解放東路。這里是濟南正在全力打造的中央商務區(CBD),建筑場地內有些樓宇已現雛形。
CBD謀劃于十年前的2008年,是年歷下區利用全運會場館建設的機遇提出了建設商務中心區的發展規劃。2011年3月,濟南中央商務區規劃上升為全市發展戰略。從2016年開始,CBD建設如火如荼。如今CBD已成為東部的代名詞,預計到2022年CBD高層將陸續建成,屆時CBD的發展不可限量。
中央商務區立足點自然是“商務”,按照規劃,CBD以“齊魯新海拔、泉城真活力”為建設目標,圍繞新總部經濟、“金融+”“三創”以及現代商務服務業為發展重點,大力引進國際國內知名企業,著力構建功能業態完備、資源要素富集、濟南特色突出、時代氣息濃郁的金融商務生態圈,形成與山東經濟文化強省相適應的金融商務高地和都市活力地標。
記者了解到,濟南將以中央商務區建設為契機,促進經濟、金融、科技、商務、文體水平全面優化提升,推動商業由傳統型向現代型轉變,推進現代服務商業全方位、高質量、效益化發展,打造成為引領山東商業發展、帶動省會城市群都市圈發展的現代化商業中心。
《濟南市城市商業網點規劃修編(2016-2020)》從商業發展的角度為CBD做了定位,中央商務區商業中心為濟南唯一的商業副中心,建成后在山東省周邊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較大的影響力,在國內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其中,主商業中心為泉城印象商業中心(泉城路周邊),CBD商業中心未來是濟南市商務商業發展的新都心,與主商業中心形成推動濟南市商業發展活力化、品質化、高端化、區域化雙核驅動。
解放東路要進行更新提升。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飛躍 攝
舉全市之力打造CBD,堪比百年前開埠
自1904年濟南開埠,距今已經有百年歷史。作為北方與天津齊名的商業重鎮,新中國成立前,濟南商業網點布局已構成舊城區內“豐”字形東部商業中心和西部商業中心。
其中,東部商業中心位于現在的泉城路附近,西部商業中心以“大觀園”為核心,由西市場、萬紫巷等商業街組成。由傳統商業街和商場組成的雙核商業中心布局形式,是濟南所特有的。這可以說是濟南商業的1.0時代。
1949年到上世紀80年代末,隨著人民商場、商業街、農貿市場以及小商品市場的建設,濟南形成了以泉城路、經四路為主的單核多點的商業布局形式。兩地之間公交車相連,滿足了市民商業性出行的需求,一直到新世紀這種“單核中心”未曾改變,這是濟南商業的2.0時代。
就濟南自身城市發展而言,“東拓、西進、南控、北跨、中疏”是其在新世紀之初就制定的城市發展戰略,“東拓”就是東部新城。尤其2009年第十一屆全運會在濟南舉辦之后,濟南高新區已經崛起,成了與泉城路商業中心分庭抗禮的商圈,3.0時代已經持續將近10年。
但是數據并不樂觀。“十二五”期間(2011—2015年),濟南市商貿流通業規模不斷擴大,但是占地區生產總值和第三產業增加值的比重呈下滑趨勢,在國民經濟和第三產業中的地位不突出,零售業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不足5%。同時,商貿業對國民經濟和第三產業的貢獻也呈現下降趨勢。
濟南商業急需注入新的強心劑,時任山東省委副書記、濟南市委書記王文濤指出,“中央商務區區位優勢明顯,規劃和建設標準都比較高,已經初具規模,可以說代表了新濟南的形象,必須舉全市之力打造。”
可以說,濟南CBD的建設和推進,像1904年開埠一樣將很大程度上影響濟南城市的發展進程。濟南舉全市之力打造的中央商務區將開啟濟南商業4.0時代,前三個時代都有各自的特點,目前仍舊在發揮作用。從這個角度說,濟南打造CBD是十年乃至百年大計。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飛躍 實習生 劉曉旭)
日前,省城鎮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行動實施方案(2018-2020年)》(以下簡稱《方案》),提出促進城鄉融合發展,著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到2020年基本實現天然氣供應“鎮鎮通”、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全覆蓋、60%以上的村莊達到綠色村莊標...[詳細]
日前,省城鎮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行動實施方案(2018-2020年)》(以下簡稱《方案》)。根據《方案》,我省要編制實施“兩圈四區”都市圈(區)發展規劃,提升重要軸帶要素集聚水平,增強網絡節點支撐能力,鞏固全國第四大城市群地位。[詳細]
根據3月27日山東省政府辦公廳發布的《關于印發山東省深化高等學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試點方案的通知》,從2020年起,春季高考統一考試招生實行“文化素質+專業技能”考試模式,進一步規范技能測試形式和內容,調整春季高考統一考試招生專業類目。[詳細]
3月27日,記者從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山東省城鎮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行動實施方案(2018-2020年)》,《方案》提出規劃建設以濟南、青島為中心的市域(郊)鐵路,建設“九縱五橫一環七連”的高速公路網,以濟南、青島兩城市為核心,協同...[詳細]
3月28日下午,記者從長島縣委宣傳部獲悉,28日下午,長島縣購置的20輛新能源客車乘渡輪登島。長島縣交通局局長王詩鈺介紹,島內三家客運公司與宇通公司簽訂新能源公交車購車合同,總投資4000余萬元,購置50輛宇通公路版公交車作為長島旅游公交車輛使用車型。[詳細]
報告顯示,2017年,全省法院公開開庭審理行政案件11965件,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的5185件,出庭應訴率為43.3%,同比上升了1.9個百分點。其中,省民政廳副廳長張魁中、省司法廳副廳長遲麗華、省郵電管理局副局長胡世光、煙臺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王曉軍等領導出庭應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