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script id="lnez7"></noscript>
<blockquote id="lnez7"><pre id="lnez7"></pre></blockquote>
<blockquote id="lnez7"></blockquote>

<blockquote id="lnez7"><xmp id="lnez7">
  • “鳳還巢”后的困惑與期待

    2018-03-28 08:36:00 來源: 舜網-濟南時報 作者: 劉彪

      長清馬套村的村民修繕村中老宅 記者郭堯 攝

      春暖花開,又到了城里人去鄉村踏青的季節,此時很多人都有“不辭長作農村人”的感慨,只不過這往往是一閃而過的臆想。然而,隨著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一群人開始把理想化作現實。

      最近,本報連續報道了回鄉種地的大學生、返鄉創業的打工仔、搞民宿旅游的帶頭人……他們各有特點,也有很多共性,比如闖出名堂的艱難、資金的匱乏、政策不給力的孤獨與無助,有時候還要面對海龜與土鱉的巨大差距,他們期盼農村農業能盡快補齊公共服務上的短板。

      推銷尷尬:

      種出3斤重梨沒知名度沒人信

      4年前回鄉種梨的張慶榮,目前頂著很多頭銜,不僅有黌塘嶺昊鑫生態農業公司總經理,還有章丘區政協委員、相公莊街道掛職的團委副書記,有人說這是虛名,張慶榮卻不這么認為:“這些頭銜至少可以證明,我得到了官方的認可,出去做業務,這是品質、信譽的無聲背書。”

      張慶榮有這種覺悟,源于一次偶然的經歷。那是2016年青島農博會前夕,回鄉創業已兩年的他幾乎黔驢技窮:“剛開始創業時想,只要種出好的產品,然后砍掉所有中間環節,直接到社區門口低價賣,市民們就會趨之若鶩,誰成想,沒有品牌,根本不行。”

      2016年青島農博會,張慶榮準備孤注一擲,斥“巨資”打品牌,卻沒有買上去青島的普通火車票。眼看第二天就要開幕了,他情急之下就買了個頭等艙一等座:“當時,我用廢紙箱子拎著8個梨,與旁邊西裝革履、言談講究的商務人士格格不入。”

      剛坐下,張慶榮就聽旁邊兩個人在談論農博會,聽聲音和談論的話題,像是政府工作人員,經過一番“去與不去”的內心搏斗后,他鼓起勇氣向前說:“領導,我是章丘的,這是我種的大梨,普通的3斤重,大的5斤重,您嘗嘗;結果人家不信,反問道,‘我在章丘工作了這么多年,聽說過章丘大蔥和鮑芹,卻沒聽說過大梨’。”

      張慶榮立刻回應:“這梨都長在我家的樹上,假不了,不信可以去看看。”這些人實地勘探后,把張慶榮的大梨加到章丘知名農產品序列中,一起推廣,提高了知名度。

      “在農村創業,成功幾率太低,100個人當中,能聽到三五個人的聲音,就不錯了。”2010年就回章丘農村創業的竇廣磊說,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缺少相關部門支持。

      記者注意到,日前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要實施產業興村強縣行動,推行標準化生產,培育農產品品牌,保護地理標志農產品,打造一村一品、一縣一業發展新格局。而竇廣磊的“龍山樹莓”品牌叫得響,也源于政府支持。

      目前的竇廣磊也是諸多頭銜加身,他不僅是山東龍翔樹莓生物科技公司總經理,還是濟南市第十六屆人大代表、中國鄉村旅游致富帶頭人:“只有你干得好、出名了,很多以獎代補的政策才會落到你頭上。”

      無處化緣:

      關鍵時刻救命錢來自親朋好友

      談到以獎代補、政府支持,長清區馬套村村主任孫兆斌頗有感觸:“我們村搞旅游民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出錢給修的路,原來3米寬的土路變成了5米寬的水泥路;美麗鄉村建設,還給了200多萬元提升村容村貌、修建水庫、提升景觀,只是一些路面已經壞了,維修缺乏資金。”

      的確,記者驅車前去采訪時,一些進村道路坑洼不平。“這可能是共性問題。”商河縣玉皇廟鎮黨委書記梁甲猛說,目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非常薄弱,一些低標準建設的工程,比如村村通修的公路、建的廁所,設計使用年限只有10年,馬上就要進入集中更新維修期了。

      農村振興,免不了要投錢進行基礎設施建設,但錢從哪里來,考驗著各級政府,同時也考驗著村集體財力。不過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在長時間以來的城鎮化進程中,農村壯勞力大多出去打工了,留下的絕大多數是那些老婦幼弱病殘,以消費型生活為主,村集體經濟實力相當薄弱。

      回鄉創業的有為青年,也同樣經常面臨缺錢、無處融資的窘境。比如竇廣磊,是賣了城里的房子回鄉的,承包流轉耕地時,卻遇到了不一樣的待遇:“正常情況下,本村農民之間流轉土地,四五百塊錢一畝就算不錯了,但如果外來戶想流轉承包,就得上千元一畝,無形中增加了成本。”

      記者采訪了多個地區的不同農村,均存在這種現象。創業免不了要遇到坎兒,比如回玉皇廟鎮設工廠生產兒童用品的陳玉芳,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貨發給國外的客戶了,貨款卻不能按時到位,眼看就要資金鏈斷裂;再比如竇廣磊,試種了21個品種的樹莓,一半死掉了,損失巨大;又比如張慶榮,倒春寒凍壞了花朵,導致大幅減產,且質量下降,賣不出去……

      “如果是在城市,肯定有很多融資方式,比如應收賬款質押貸款等,但農村就不行。”陳玉芳說,只能向親戚朋友借“救命錢”。竇廣磊笑言,他的同學都像割韭菜一樣,被他借了一茬又一茬,高峰期時,他欠款150余萬元。

      記者注意到,《意見》明確表示,要開拓投融資渠道,強化鄉村振興投入保障,比如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撬動金融和社會資本更多投向鄉村振興;普惠金融重點要放在鄉村,支持符合條件的涉農企業發行上市、新三板掛牌和融資、并購重組,穩步擴大“保險+期貨”試點等。

      期盼保障:

      得讓人才感覺在農村創業如在城市

      “目前正是踏春的季節,城里人出來賞花,累了、餓了,總要找個地方歇歇腳。”張慶榮說,他有意把農業園變成觀光旅游園,增加收入渠道,這就需要設置吃飯場所、孩子玩的地方,但問題又來了,一旦設了,又有可能變成違章建筑。

      再一個,發展循環農業,就需要在地里搞養殖,比如養豬、養鴨,產生的糞便當作有機肥放到地里,讓產出的水果綠色有機,只是現有一些政策,為了環境保護,是禁止在一些區域養豬、養鴨的。

      竇廣磊則更加關注人才問題:“現在的社會風氣是,農村孩子出去了,如果再回來,就是在外面混得不好,就娶不到媳婦,這使得很多人不愿意回來;再一個,村里往往宗族觀念很重,如果返鄉的人在村里人緣不好,吃不開,也很難創業成功。”

      鄉村振興首先應該是人才振興,竇廣磊認為,要吸引人才回來,就得讓人才感覺,在農村創業像在城市一樣,照樣能享受到城鎮的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制度,否則恐怕很難吸引人才回歸。

    初審編輯:魏鵬

    責任編輯:石慧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青青热久久国产久精品| 97久久超碰国产精品2021|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电影网| 久久精品国产半推半就| 国产精品永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天堂久久精品| 午夜视频久久久久一区| 国产亚洲综合久久系列| 亚洲国产高清精品线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搜索|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影视777|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jk制服|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狠狠躁篇| 久久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老狼|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 久久福利青草精品资源站| 三级三级久久三级久久| 伊人丁香狠狠色综合久久| 亚洲av伊人久久综合密臀性色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涩爱| 99久久免费国产特黄|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男女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呻吟久久久久久久92| 2021久久国自产拍精品| 乱亲女H秽乱长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男包| 久久一区二区免费播放| 国产女人aaa级久久久级| 久久91亚洲人成电影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电影| 无码人妻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视频久久久久一区| 久久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九九久久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爽 | 久久久久女教师免费一区| 久久涩综合| 久久综合视频网|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不卡| 色8激情欧美成人久久综合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