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魏鵬
責任編輯:李潤杰
本報3月26日訊 《濟南市人口發展“十三五”規劃》近日出爐。根據規劃,到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將達到770萬人,城區常住人口規模達500萬人以上,邁入特大城市行列。
“十二五”時期,全市人口總量保持穩步增長。2015年年底,全市常住人口總量713.2萬人,5年增加31.4萬人,年均增長0.9%;戶籍人口為625.7萬人,5年增加21.7萬人,年均增長0.7%。受取消生育間隔和實施“單獨二孩”政策影響,全市低生育水平在持續穩定中有所回升,全市總和生育率保持在1.5左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年均人口出生率11.5‰,比“十一五”時期上升2.3個千分點。
其中,全市人口結構變化較快,向老年型成熟階段過渡。人口性別結構基本符合生育規律,全市人口性別比由2010年的99.5下降到2015年的98.8(戶籍人口,女=100)。勞動適齡人口占比持續下降,人口老齡化程度日益加深,65歲及以上老齡人口占比由9.1%上升到11.3%,超過全國平均水平1個百分點。2015年人均期望壽命79.7歲,孕產婦死亡率降至5.9/10萬,嬰兒死亡率降至3.8‰,均在全省最優。市轄區常住人口由2010年的433.6萬人增加到2015年的458.2萬人。
根據規劃,“十三五”期間,“全面二孩”政策效應平穩釋放,全市人口總量保持適度增長,生育水平逐步向合理區間回歸,人口規模與經濟社會及資源環境發展更加協調。全市年均人口自然增長率為8‰左右,到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總量預期在770萬人左右,城區常住人口規模達500萬人以上,邁入特大城市行列。人口市民化進程加快,到2020年促進55萬左右的城中村和城邊村居民完成市民化。
此外,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穩步提升,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加快提高,2020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73%左右,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3%左右。人口分布與城市發展、主體功能布局、產業集聚的協調度達到更高水平,基本形成與“老城主中心、新城副中心、五個次中心,十二個區域中心、兩個衛星城”城市發展框架相適應的人口分布格局,中央商務區、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等城市新空間人口集聚能力顯著增強。
26日,記者從山東省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7年,全省PM2.5平均濃度57μg/m3,比國家下達任務降低了4μg/m3。省環境保護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新聞發言人管言明介紹,在大氣污染防治方面,山東取得了階段性成果。[詳細]
記者從省審計廳獲悉,日前,我省2018年省級預算執行審計全面啟動,將重點對省財政廳具體組織預算執行情況、省發改委參與預算資金分配情況、全省地方稅收征管情況、省直部門單位預算執行和績效管理情況、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等展開審計。 [詳細]
針對這一難題,李哥莊鎮投資240萬元,為紀家莊村鋪設污水管網3420米、雨水收集管網4798米,實現了雨污分流,同時新建污水處理站一處。據介紹,按照政府補助引導、集體和社會資助、群眾自籌相結合的原則,山東多渠道籌集改廁資金。[詳細]
近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展規劃司與云河都市研究院共同編制的《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2017》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正式公開發行。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2017排行榜顯示,北京蟬聯綜合排名榜首、上海位居亞軍,深圳排名第三。[詳細]
近日,山東省德州市檔案工作會議召開,確定今年檔案工作重點,將緊扣新時代檔案工作主題,以檔案館建設、數字化建設和規范化建設為重點,以文明創建活動為抓手,深入推進檔案資源體系、利用體系、安全體系建設,努力提高檔案工作規范化、信息化、法治化水平,推動全...[詳細]
昨日,國家統計局煙臺調查隊公布了煙臺市去年住宅市場成交數據。全年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同比增加38.3%,二手住宅成交量同比增加31.4%,同比價格穩步上漲,市區未售房屋庫存量繼續下降,已進入合理的去化區間。[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