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魏鵬
責任編輯:石慧
濟南“藍天保衛戰”取得階段性成果。(本報記者 范良 攝)
上個周末,千佛山沐浴著和煦的春光,滿山晴翠,百花爭艷。與之相映襯,天際線上的那塊藍色“幕布”分外動人。站在山頂,市民劉江洪欣喜地按下快門,拍下了一組藍天白云之下的泉城美景。
從過去“欣喜偶見藍天”,到現在“心急偶不見藍天”,濟南的空氣質量早已在市民愉悅的心情中悄然完成了蛻變,對于空氣質量改善而帶來的滿滿獲得感,直抵700萬濟南市民的內心深處。
李克強總理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所作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五年來,我國生態環境狀況逐步好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續下降,重點城市重污染天數減少一半,重點地區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下降30%以上。
與國家同步,與時代同頻,濟南的“藍天保衛戰”,同樣走過了不平凡的五年,空氣質量實現了“五年大變樣”。
時鐘撥回到2013年。這一年的年初,一場大范圍霧霾天氣席卷整個北方地區,嚴重的空氣污染使得人人“談霾色變”。這一年,濟南的霧霾天數超過了之前三年的總和。大氣污染,成為嚴重威脅濟南市民的“心肺之患”,若不立即施以重拳治理,只怕連看一眼藍天都會成為奢望。
數據告訴你,2013年的濟南,大氣污染問題嚴重到什么地步。這一年,濟南市環境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分別超過國家環境空氣質量(GB30952012)年度二級標準1.7倍、0.6倍、0.5倍、2.1倍,一氧化碳超標率為35.1%。這一年,濟南市環境空氣質量良好以上天數只有61天,占總監測天數的16.7%。
治霾攻堅是一場必須完成的任務,也是歷史賦予濟南環保人的歷史使命。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在濟南環保人夜以繼日的拼搏下,濟南的環境空氣質量五年間走出了一條逐年攀升的改善曲線——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四項主要污染物指標逐年、全面改善——良好以上天數越來越多,重污染天氣越來越少。到2016年,濟南的空氣良好率已經提升到44.3%,并且成為重污染天數減少最多的城市。
在濟南治霾攻堅的過程中,2017年注定是個值得紀念的年份。這是濟南環保歷史上工作壓力最大、工作難度最大、環保治理力度最大、各項舉措最實、工作推進最快、環境質量改善成效最好、社會認可度最高的一年。
2017年,濟南良好以上天數又同比增加22天,達到185天,重污染天數減少6天,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改善7.7%,全年沒有出現爆表。2017年秋冬季以來,濟南成為京津冀及周邊“2+26”城市中空氣質量最好的城市之一。藍天白云已不再是奢望。
從排名上看,全國74個重點城市中,2017年濟南全年有6個月退出后十名。在京津冀及周邊區域“2+26”城市中,濟南的空氣質量排在第12名,同比改善兩個名次。2018年春節期間,濟南空氣質量更是在28座城市中“領跑”,特別是這個沒有鞭炮聲的除夕夜,濟南在同時段28座城市中空氣質量最佳,成為濟南近6年來空氣質量最好的除夕夜!
進入2018年,我市空氣質量繼續延續了良好的改善勢頭,1-2月份空氣質量綜合指數較2017年又改善22.7%,良好以上天數較2017年同期增加16天,增長80%。重污染天數減少56%,成為在京津冀及周邊“2+26”城市中空氣質量最好的城市之一。
盡管濟南“藍天保衛戰”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必須清醒地看到,濟南的空氣質量距離人民群眾的滿意還有一定差距,人們對美好的生活環境還有更高的追求。治霾,注定是一場持久戰,容不得絲毫放松與懈怠。
展望未來,濟南環保系統廣大干部職工為自己定下了更高的目標和要求。市環保局黨組書記、局長侯翠榮表示,將堅定不移地做好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綜合施策,力爭2018年全年PM2.5繼續明顯下降,環境空氣質量明顯改善,重污染天氣明顯減少,群眾獲得感明顯增強。
26日,記者從山東省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7年,全省PM2.5平均濃度57μg/m3,比國家下達任務降低了4μg/m3。省環境保護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新聞發言人管言明介紹,在大氣污染防治方面,山東取得了階段性成果。[詳細]
記者從省審計廳獲悉,日前,我省2018年省級預算執行審計全面啟動,將重點對省財政廳具體組織預算執行情況、省發改委參與預算資金分配情況、全省地方稅收征管情況、省直部門單位預算執行和績效管理情況、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等展開審計。 [詳細]
《濟南市人口發展“十三五”規劃》近日出爐。根據規劃,到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將達到770萬人,城區常住人口規模達500萬人以上,邁入特大城市行列。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穩步提升,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加快提高,2020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73%左右,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3%...[詳細]
近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展規劃司與云河都市研究院共同編制的《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2017》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正式公開發行。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2017排行榜顯示,北京蟬聯綜合排名榜首、上海位居亞軍,深圳排名第三。[詳細]
“春郊積翠錦云連,嫩綠新黃色色鮮。城市化發展不可避免地帶來空氣污染問題,而經過全市持續“戰霾”,近5年來濟南藍天白云天數明顯增多,人人都是治霾的觀察者、參與者、守護者。2017年市區良好天數達185天,占總天數的50.7%,同比增加22天;全年輕度污染及以下天數...[詳細]
其中,3所為公辦院校:威海技師學院、威海市文登技師學院、威海機械工程高級技工學院;4所為民辦院校:威海市高級技工學校、山東華夏高級技工學校、威海市光遠技工學校、威海市晉大技工學校。[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