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王曉亮
責任編輯:劉美顯
齊魯制藥科研人員在做實驗 記者郭堯 攝
華翼微提供芯片設計的部分智能卡
為提升濟南市科技創新能力,推進區域性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市科技局、財政局、統計局、國稅局、地稅局聯合發布《濟南市企業研發費用投入財政補助實施細則(試行)》,舍得花錢搞研發的企業近日將收獲“大禮包”。此前財政曾對部分科研專項給予補助,根據企業當年度研發費用投入直接給予現金補助,在濟南尚屬首次。這一普惠性政策意味著,任何一家科技型企業都有可能拿到研發補助。
“企業是技術創新和研發投入的主體,這一政策就是為了引導企業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濟南市科技局協調督導處處長何慶春接受濟南時報記者采訪時說,盡管濟南工業經濟占比較小,但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即工業企業研發經費支出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較高,為1.77%,是青島的1.38倍,上海的1.27倍,全國的2倍。
首次給科技型企業發研發補助,有一定“試驗性”,門檻比較高。比如,對于規模企業,應納入國家統計部門研發經費支出統計且連續兩年保持增長,年銷售收入2億元以上的規模企業,當年度研發經費支出額較上年新增應不低于500萬元;年銷售收入2億元(含)以下的規模企業,當年度研發經費支出額較上年新增應不低于300萬元。
“拿到補助的前提是,企業應按規定范圍列支研發費用,單獨設立明細賬。”何慶春介紹,為了讓企業充分享受優惠政策,對于規模以下科技型企業,特別強調了“當年度可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應在200萬元(含)以上”。“年度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這是針對科技企業的一項稅收優惠政策,已經實施多年,但還有很多企業不了解,這次出臺的新政策以老政策為前提,就是為了讓企業充分享受優惠政策。另外,高新技術企業本身可以享受稅收優惠,目前已是三項優惠政策疊加。”
符合申報條件的規模企業,按其國家統計部門核定的研發經費支出額較上年度新增部分不超過5%給予補助,最高補助300萬元;規模以下科技型企業,按當年度企業可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額不超過5%進行補助,最高補助100萬元。據此,齊魯制藥、彼岸電力、博科生物等17家規模企業,以及華翼微電子、聯暻半導體、特雷克斯起重機等5家規模以下科技型企業將獲研發補助,補助總額共計1009萬元。
何慶春透露,首年度“試驗”之后,明年補助范圍、金額將大幅提高,只要企業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就可以拿到財政補助。同時,省、市、區三級財政聯動,一家企業一年最高可以拿到1000萬元研發補助。
走進愛研發企業
肺癌、艾滋病一線藥國產化背后的藥企“大手筆”
一種抗體藥研究投入數億元
企業舍得花錢搞研發,才能生產出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企業實力與研發投入互為前提。記者采訪的多家知名企業有一個共性,銷售收入與研發投入一起“長大”,形成良性循環。
濟南市此次發放研發補助,齊魯制藥拿到了最高額300萬元。連續8年位列中國醫院用藥金額內資企業第一名、產品出口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齊魯制藥是一家科技型企業,重視研發不言而喻。記者日前專程到這家企業采訪,了解到這樣一組數據: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研發經費投入分別為5.504億元、6.5547億元、7.0351億元、7.5億元,每年都有增長,一般為銷售收入的5%-8%,位于行業前列。
對于肺癌患者來說,吉非替尼是臨床上首選的一線治療藥物。在國內,這種進口藥一片賣到500多元。近日,由齊魯制藥花費6年時間研發成功的國內首仿吉非替尼片獲得批準并將上市,同樣療效,一片藥的價格降到了200元以下。另一種治療艾滋病、乙肝的替諾福韋酯片,也通過了國家藥品監管總局嚴苛的臨床上市前核查,有望春節前后獲批。這兩種藥物,都是臨床急需的“大藥”,預計每年市場容量都在10億元以上。
“藥物研發投入大、周期長、風險高,沒有大投入就無從談創新。在2015年7月國家藥品審評審批政策發生巨變后,這是山東省、海南省(齊魯制藥在海南有生產基地)僅存的兩個未撤回藥物。”從上世紀80年代就從事研發的齊魯制藥藥物研究院院長張明會介紹,近一年半來,由于藥品審批要求大大提高,國內藥企近90%完成臨床、申報生產的藥品由于各種原因無奈撤回。藥企研發標準和要求大幅提高,研發費用大增,一個人體生物等效性研究需要幾百萬元到上千萬元,一種抗體藥物的研究需要投入數億元。
每種藥上市前都要進行大量藥學研究、動物試驗、臨床研究,經常由于各種原因停止開發。齊魯制藥研發的藥物,有的在進入三期臨床前停止開發,對此張明會感觸頗深,“藥是給人吃的,治病救人,再小心謹慎都不為過。從研發到上市,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導致前期大量投資打水漂,但企業首先要保證上市的藥真正安全有效。”
山東唯一智能卡芯片設計企業的“后研發時代”
去年銷售收入過千萬,明年將過億
你知道我國進口額最高的產品是什么嗎?不是石油,是集成電路。工信部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進口金額3139.96億美元,進出口逆差1613.9億美元,連續10年進口額超過石油,長期居各類進口產品之首。
此次財政發“紅包”,規模以下企業拿到最高額30萬元的,就是一家專業從事集成電路設計及相關系統解決方案的高科技企業。近日,記者來到位于齊魯軟件園的山東華翼微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新三板簡稱“華翼微”),其成立于2009年,目前仍是山東唯一智能卡芯片設計企業。
“從事集成電路產業是要有情懷的,人的一生很短暫,一定要做有意義的事。我的源動力是為國家信息安全出把力。”華翼微負責人于偉告訴記者,“集成電路是電子信息產業的核心,國家在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中設立了16個科技重大專項,其中前3項都與集成電路相關。目前,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還十分弱小,90%芯片需要從歐美國家進口。外國壟斷芯片不僅直接阻礙我國相關產業發展,而且芯片制造廠商有可能通過在芯片面板植入木馬來竊取機密數據及公共信息,威脅國家安全。”
于偉介紹,公司成立7年多,研發人員占80%,國家“863”集成電路設計專家組組長嚴曉浪擔任首席科學家。由于進入這個行業需要先拿到一些證書、資質,公司主要集力在研發,尚未大規模進入市場。每年研發投入上千萬元,直到2016年銷售收入才過千萬元,也就是說,公司一直在自籌資金搞研發,目前已經獲得銀行卡、城市一卡通、社保卡、健康卡等多種芯片卡管理部門的“通行證”。
“研發投入一定會結出碩果。華翼微已經中標幾十項智能芯片卡設計,逐步從小規模生產進入大規模生產。公司的發展也將步入快車道,2017年銷售收入預計超過4000萬元,2018年將過億元。”于偉信心滿滿。
11日16時,濟南市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指揮部辦公室對外發布重污染天氣藍色預警,并且啟動Ⅳ級應急響應,預計濟南12日空氣質量將是重度污染。這已經是2016年入冬以來,濟南第6次發布重污染天氣預警。為了應對冬季霧霾高發,我們在企業減排上又做了哪些工作?我們還能做什么? [詳細]
2014、2015年的中國好人評選,山東均以總人數第一的成績領先全國。截至目前,全國共有9929人上榜,山東就有735人。看到這樣的數字,黨報君只想說,“以后請叫我們好人省”! [詳細]
1992年,在一片反對聲中,濟南老火車站被拆除,在濟南人心頭留下一道傷疤。20多年過去了,復建老火車站的呼聲多次響起,但由于種種原因沒有實現。近期,這一話題再次被提起,并引發廣泛關注和爭議。有人說,復建是在打造贗品,老火車站的歷史和味道復制不來;也有人說...[詳細]
違建強拆后之所以反復重建,在于違法成本太低,也在于部門間聯動程度不高。齊魯晚報·齊魯壹點11日曾報道,青島一戶居民違規搭建陽臺,被房管局凍結了過戶程序。其實,早在2013年,濟南就曾力推此項辦法,但最終未獲通過。但高新區城管局從2013年就堅持實施此辦法,三年下來...[詳細]
2017年,歷下區設立公共自行車的想法逐漸變成現實,這也是濟南倡導綠色出行、重拳治堵的一個重要舉措。2012年,《濟南市城市交通綜合整治三年行動計劃(2012-2014年)》中提到重啟公共自行車項目,計劃2013年試運行,不過也沒了下文。[詳細]
別墅樓頂私建陽光房、住宅小區私搭亂建、臨街鋪面隨意擴張、汽修廠違規建房、戶外廣告違法張貼……城市不斷發展,違法建筑和臨時建筑也在不斷困擾著濟南城市的建設和管理。而對于“拆違拆臨”工作,63.95%的市民選擇“一律拆除、不予補償,對困難群眾的幫扶要跟上。[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