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王曉亮
責任編輯:李曉寧
別墅樓頂私建陽光房、住宅小區私搭亂建、臨街鋪面隨意擴張、汽修廠違規建房、戶外廣告違法張貼……城市不斷發展,違法建筑和臨時建筑也在不斷困擾著濟南城市的建設和管理。
為此,市統計局社情民意調查中心針對普通市民進行了一場《濟南市市民對“拆違拆臨”行動的民意調查》。據了解,調查隨機抽取了市內六區共2000位市民的有效樣本。調查結果顯示,96.92%的受訪者贊同拆違拆臨行動。超七成受訪者認為,違章建筑最大危害是“建筑質量無法保障,容易引起安全事故”。而對于“拆違拆臨”工作,63.95%的市民選擇“一律拆除、不予補償,對困難群眾的幫扶要跟上。”
●96.92%受訪者對違建臨建說“不”
調查結果顯示,有73.55 %的市民知道濟南市即將要開展的“拆違拆臨”行動。有86.05%的市民表示贊成“拆違拆臨”行動,10.87%的市民表示基本贊成“拆違拆臨”行動,贊成率合計高達96.92%。可以說,“拆違拆臨”行動做到了市民的心坎里。
●違建臨建緣何存在?絕大多數市民認為:為了“賺錢”
調查顯示,市民認為產生違章建筑和臨時建筑的原因分別是:66.20%的市民認為是“違法者追求單位或個人的經濟利益”,59.95%的市民認為是“政府監管不嚴,沒有履行監管職責”,57.95%的市民認為是“老舊小區生活配套設施不足”,42.85%的市民認為是“跟風搭建”。
而當受訪者被問及“您認為違章建筑主要用來干什么?” 時,48.75%的市民選擇用作“出租盈利”,23.70%的市民選擇用作“商鋪”,14.60%的市民選擇用作“個人居住”
●近七成受訪者覺得對違建臨建打擊不力
調查顯示,55.40%的市民認為當前政府對違章建筑、臨時建筑的打擊力度一般,13.30%的市民認為對違章建筑、臨時建筑的打擊沒有力度,打擊不力的合計達到68.70%,只有22.95%的市民認為,目前對違章建筑、臨時建筑的打擊力度很大。
●違建臨建最大危害:侵占公共空間、易出安全事故、損害社會公平
違章建筑、臨時建筑不僅損害了城市形象,對市民生活空間也造成了不良影響。根據調查,有77.65%的市民認為違章建筑、臨時建筑的最大危害是“侵占公共空間,損害公共利益”,70.80%的市民認為最大危害是“建筑質量無法保障,容易引起安全事故”,70.40%的市民認為最大危害是“損害社會公平,讓違法亂紀的人覺得可以為所欲為”,47.70%的市民認為最大危害是“損害政府公信力”。
●違建臨建不拆,城市臟亂差現狀難改
可以說,市民已經意識到違章建筑、臨時建筑大量投入使用,會給城市帶來諸多不利影響。在調查中,超過八成的市民覺得違建臨建使得“城市臟亂差狀況難以得到根本改觀”,而超過七成的市民則發現,違建臨建“破壞城市整體形象,損害城市聲譽”、“難以加強社會監管,容易引發治安及安全問題”。此外,有64.80%的市民選擇“經營業態低下,商戶的商品質量、衛生條件等無法保障”。
●超六成受訪者同意:違建臨建“一律拆除、不予補償”
城市違章建筑、臨時建筑的拆除涉及到多方利益,如何拆除,是否補償也是工作的難點。調查顯示,73.50%的市民選擇“加大巡查力度,早發現、早解決”, 66.15%的市民選擇“拆除工作要先政府后百姓、先黨員后群眾”,63.95%的市民選擇“一律拆除、不予補償,對困難群眾的幫扶要跟上”,60.20%的市民選擇“加強輿論引導,形成濃厚氛圍”。
(濟南時報)
11日16時,濟南市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指揮部辦公室對外發布重污染天氣藍色預警,并且啟動Ⅳ級應急響應,預計濟南12日空氣質量將是重度污染。這已經是2016年入冬以來,濟南第6次發布重污染天氣預警。為了應對冬季霧霾高發,我們在企業減排上又做了哪些工作?我們還能做什么? [詳細]
2014、2015年的中國好人評選,山東均以總人數第一的成績領先全國。截至目前,全國共有9929人上榜,山東就有735人。看到這樣的數字,黨報君只想說,“以后請叫我們好人省”! [詳細]
1992年,在一片反對聲中,濟南老火車站被拆除,在濟南人心頭留下一道傷疤。20多年過去了,復建老火車站的呼聲多次響起,但由于種種原因沒有實現。近期,這一話題再次被提起,并引發廣泛關注和爭議。有人說,復建是在打造贗品,老火車站的歷史和味道復制不來;也有人說...[詳細]
違建強拆后之所以反復重建,在于違法成本太低,也在于部門間聯動程度不高。齊魯晚報·齊魯壹點11日曾報道,青島一戶居民違規搭建陽臺,被房管局凍結了過戶程序。其實,早在2013年,濟南就曾力推此項辦法,但最終未獲通過。但高新區城管局從2013年就堅持實施此辦法,三年下來...[詳細]
10日,在經二路忠厚街附近,人行道上有眾多紅黃相間的“n”型隔離樁。據了解,該路段有幾十家臨街商鋪,不少私家車經常隨意占用人行道停車,安裝隔離樁是為防止占道停車。有私家車主為了停車,將插入地下的隔離樁拔出后在此停車。[詳細]
11日9:45左右,在天橋區寶華街一糧食儲備庫大院內,倆工人乘坐吊籃給一公司大樓更換風機時,吊籃發生碰撞出現顛覆,倆人高空墜落,一人當場墜亡,另外一人受傷嚴重被送入醫院后經搶救無效身亡。15:00,山東省交通醫院急診科室一醫護人員介紹,“上午確實有高空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