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王曉亮
責任編輯:劉美顯
和平路歷山路西南角公共自行車停車點施工現場 記者 殷玉國攝
濟南2017年機動車將達到200萬輛,道路更加擁堵,發展公共自行車租賃,不僅可以緩解交通擁堵,而且還能鼓勵人們綠色出行,近十年來,濟南在公共自行車上是“只聽樓梯響,不見有人來”,剛進入2017年1月,歷下區開始破土動工設置公共自行車租賃點,將投放1000輛公共自行車,濟南公共自行車租賃終于開啟“破冰之旅”。
11日,記者路過歷山路大潤發超市時,發現超市北鄰路西十幾米長的非機動車道上,用鐵皮圍擋圍著,幾名施工人員正在挖基坑。據施工人員介紹,基坑挖好后將澆灌水泥,安裝停車樁,將來設置租賃公共自行車。在歷山路與和平路交匯處的西南角,也設置了這樣的停車點,工人正在施工。在黑西路、大明湖、千佛山等風景點附近的道路上,也有人在施工這樣的自行車停車點。
記者從濟南停車辦了解到,目前歷下區正在施工的自行車停車點有20多處,下一步將擴大到50處。這些停車點多設置在大超市、風景區等人流比較密集的地方,將來方便大家租賃自行車。
自行車租賃點設置好后,將投放1000輛自行車供市民租賃騎用,租賃價格、租賃方式等問題,近期將對外公布。
去年,濟南市政府工作報告中,建設全市建成區范圍內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列入了2016年為民辦的15件實事中。在4月正式對外公布的《濟南市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中,也明確將建設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2016年1月12日,在歷下區第十七屆人大第五次會議上,歷下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歷下區即將布50個點,設1000輛公共自行車,作為破解老城區擁堵難題的方法之一。2015年9月19日、20日、22日濟南的無車日劃出了慢生活街區,在街區內推出了10個公共自行車免費租賃點,不少市民都體驗費公共自行車,綠色低碳出行。
2017年,歷下區設立公共自行車的想法逐漸變成現實,這也是濟南倡導綠色出行、重拳治堵的一個重要舉措。
●相關鏈接 公共自行車在濟8年“難產”多次
2008年,龍騎天際國際傳媒公司開始在濟南實行公共自行車租賃,然而由于缺少政府支持,布點太難等問題,僅在機場等地設了3個點后,負責人就撤資了。
2009年,商人郎列衡拿到了“公用自行車使用新型廣告牌”專利后,購置了1000輛自行車,免費提供給全運會各場館。全運會結束后被叫停。
2011年,《濟南市交通運輸“十二五”發展規劃》中計劃在市內建公共自行車租賃點2000處,配備公共自行車50000輛。
2012年,《濟南市城市交通綜合整治三年行動計劃(2012-2014年)》中提到重啟公共自行車項目,計劃2013年試運行,不過也沒了下文。
2013年,濟南天下第一泉風景區成功晉級為5A級景區,有關部門適時在趵突泉、大明湖、五龍潭設置了供游客租賃的公共自行車,由于租賃價格昂貴、管理運營不到位等原因效果平平。
2015年,《濟南市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通知》中提到,將建設建成區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不過當年仍沒有進入建設階段。
11日16時,濟南市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指揮部辦公室對外發布重污染天氣藍色預警,并且啟動Ⅳ級應急響應,預計濟南12日空氣質量將是重度污染。這已經是2016年入冬以來,濟南第6次發布重污染天氣預警。為了應對冬季霧霾高發,我們在企業減排上又做了哪些工作?我們還能做什么? [詳細]
2014、2015年的中國好人評選,山東均以總人數第一的成績領先全國。截至目前,全國共有9929人上榜,山東就有735人。看到這樣的數字,黨報君只想說,“以后請叫我們好人省”! [詳細]
1992年,在一片反對聲中,濟南老火車站被拆除,在濟南人心頭留下一道傷疤。20多年過去了,復建老火車站的呼聲多次響起,但由于種種原因沒有實現。近期,這一話題再次被提起,并引發廣泛關注和爭議。有人說,復建是在打造贗品,老火車站的歷史和味道復制不來;也有人說...[詳細]
違建強拆后之所以反復重建,在于違法成本太低,也在于部門間聯動程度不高。齊魯晚報·齊魯壹點11日曾報道,青島一戶居民違規搭建陽臺,被房管局凍結了過戶程序。其實,早在2013年,濟南就曾力推此項辦法,但最終未獲通過。但高新區城管局從2013年就堅持實施此辦法,三年下來...[詳細]
別墅樓頂私建陽光房、住宅小區私搭亂建、臨街鋪面隨意擴張、汽修廠違規建房、戶外廣告違法張貼……城市不斷發展,違法建筑和臨時建筑也在不斷困擾著濟南城市的建設和管理。而對于“拆違拆臨”工作,63.95%的市民選擇“一律拆除、不予補償,對困難群眾的幫扶要跟上。[詳細]
10日,在經二路忠厚街附近,人行道上有眾多紅黃相間的“n”型隔離樁。據了解,該路段有幾十家臨街商鋪,不少私家車經常隨意占用人行道停車,安裝隔離樁是為防止占道停車。有私家車主為了停車,將插入地下的隔離樁拔出后在此停車。[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