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美反補貼"打包"訴至WTO山東制造受傷
2012-05-26 08:10:00 代玲玲 來源: 大眾日報 我要評論
[提要] 北京時間今天下午,中國在瑞士日內瓦正式向WTO起訴,針對美國2007年以來對中國的22類產品反補貼調查中的錯誤做法,啟動世貿爭端解決程序。東營光伏太陽能有限公司對外事務部聶鵬飛表示,去年該公司90%的銷售收入來自于出口,其中,美國市場的份額占總出口額的10%左右。
□記者 代玲玲 報道
本報濟南5月25日訊 北京時間今天下午,中國在瑞士日內瓦正式向WTO起訴,針對美國2007年以來對中國的22類產品反補貼調查中的錯誤做法,啟動世貿爭端解決程序。這是中國近年來最大規模狀告美國違規進行反補貼調查,累計涉案金額72.86億美元。。
受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影響,基于美國的“再工業化”和大選年的政治利益考量,近來美針對中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愈演愈烈。在我國外貿形勢整體放緩的大背景下,美方頻頻高筑的貿易壁壘對中國的產業造成了很大的沖擊,“山東制造”也成為重災區之一。
來自山東省商務廳的數據顯示,2011年以來,我省7種產品遭受美國反傾銷反補貼調查13起,其中反傾銷7起,反補貼6起,案值3.74億美元。其中,今年美國對我發起4起貿易救濟調查,我省全部涉案。一季度我國產品共遭受國外貿易救濟調查16起,山東省涉案12起,同比增長50%。其中,來自美國、歐盟、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8起,占全部案件的66.7%。
值得關注的是,當前美國針對中國制造的貿易摩擦形式不斷地翻新,涉案產業不斷擴大,并呈現出涉案產業由傳統產業向新興產業和高附加值產業轉移的勢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去年美國商務部發起的針對中國輸美太陽能電池產品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
東營光伏太陽能有限公司對外事務部聶鵬飛表示,去年該公司90%的銷售收入來自于出口,其中,美國市場的份額占總出口額的10%左右。去年10月份,美國針對中國光伏企業發起“雙反”調查,公司當時被初裁為征收3.61%的反補貼稅。無奈之下,從今年開始,該公司已停止了光伏產品對美出口業務。
聶鵬飛坦言,為應對“雙反”調查,該公司與國內其他4家企業一起積極申訴抗辯,但最終沒有取得期望的效果。今年5月17日,美國商務部又公布了對華光伏電池和組件的反傾銷初裁。根據雙反稅率,公司的雙反稅率高達34.75%。“這意味著東營光伏太陽能直接出口美國的大門已徹底關閉。”聶鵬飛如是說。
在這一過程中,受到損害的不僅是中國的企業。山東力諾太陽能電力集團副總經理劉建力告訴記者,中國企業在向美出口太陽能電池產品的同時,也從美進口大量生產該產品所需的原材料和設備,“去年,我們從美國進口的原材料將近50億,而對美出口僅僅20億,所以對中國產品征收稅額只能抑制我國的一些出口企業,最終受到傷害的只能是美國。”
另據了解,作為曾經轟動一時的“輸美油套管案”,自2009年4月美國業界提出“雙反”調查申請后,山東省華銳石油鋼管有限公司和勝利油田勝機石油裝備有限公司、孚瑞特淄博熱采分公司等均未獲得美國市場新訂單,山東省的管材生產企業基本停止了對美出口。
山東墨龍石油機械股份公司對外貿易負責人告訴記者,美國是其主要出口市場,2008年公司對美出口油套管達1.5億美元,但2009年受“雙反”稅率影響,基本上沒有出口,利潤直接損失3.457億元人民幣。“我們產品的利潤只有10%,但是雙反稅率高達50%,沒有利潤根本就沒有辦法出去。”
山東省委黨校教授孔祥榮表示,在當前貿易摩擦多發的形勢下,我們要改善貿易環境,中國就要變被動為主動,這時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尤為必要。她認為,每次在經濟危機來臨時,很多國家都會假借貿易救濟之名,行貿易保護主義之實,中國此舉不僅可以維護中國企業的正當利益,更重要的是威懾貿易伙伴國的保護主義勢力,使他們謹慎從事,從而減少日后此類情況的發生。
■聲音
美方在對涉案產品的反補貼調查中,在公共機構、補貼專向性、補貼利益計算、“可獲得事實”的適用以及所謂“認定中國出口限制措施構成補貼”等方面存在諸多與世貿規則不符之處,繼續沿用之前已被世貿組織專家組和上訴機構否定的錯誤做法。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

相關閱讀
更多新聞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