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口校車全部用于農村學校 由公交公司運營
2011-12-30 07:08:00 劉清源 來源:齊魯晚報 我要評論
[提要] 52名校車司機都在宇通公司接受專業培訓,主要是掌握一些新技術的運用和對“大鼻子”、“小鼻子”的駕駛要求。

29日,龍口校車行駛在濟青高速濟南段。本報記者郭建政攝
本報煙臺龍口12月29日訊(記者 劉清源) 經過18個小時的行駛,29日下午,50輛統一制式的新型校車從河南鄭州抵達煙臺龍口。
這50輛校車包括42輛“大鼻子”和8輛“小鼻子”,全部用于接送龍口市農村中小學生。這些校車全部交由龍口公交公司運營。
為購買這50輛校車,煙臺龍口市政府共出資1771萬元,這在山東省內是一次較大規模由政府出資購買校車的行動。今年,淄博張店區政府也曾出資1750余萬元,購買115輛校車供7000名孩子使用。
據了解,此次龍口市政府購買的校車全部帶有“鼻子”。“大鼻子”車長為10米,“小鼻子”車長為6米。這些校車如果同時行駛在高速路上,兩車之間間隔100米,50輛車的車隊長度接近5500米。
為了減輕交通壓力,提車隊伍分三批從鄭州返回。28日下午,三批隊伍在山東平陰服務區匯合,50輛校車準備一起開往龍口。在濟南休息一晚后,29日17時40分,校車抵達終點站,停在了龍口市第六中學的操場上。
去鄭州的接車隊伍由52名司機和隨行工作人員構成,鄭州龍口之間往返1720公里,加上司機的崗前培訓及辦理各種手續,共歷時4天。
52名校車司機都在宇通公司接受專業培訓,主要是掌握一些新技術的運用和對“大鼻子”、“小鼻子”的駕駛要求。
據了解,龍口的校車司機選拔也非常嚴格,不僅要具備大客車駕齡5年以上、3年內沒有事故記錄、無酒駕記錄,還要有高度的職業道德素養。為此,龍口市公交公司對每名司機都進行過家訪和村訪。
學校可對校車實時監控
龍口校車抗擊能力強,側翻不會大變形
本報記者 劉清源
29日,煙臺龍口購買的50輛美式校車順利抵達目的地。記者跟車隨行,在鄭州宇通公司對這批校車做了詳細了解,“大鼻子”和“小鼻子”的安全有諸多科技保障。
27日,在河南鄭州宇通客車公司,區域經理楊新峰向記者介紹,宇通客車參與起草了12月28日公開征求意見的四項校車國家標準。龍口50輛校車是按照美式校車的標準制造的。顏色醒目,有特制的底盤,車身骨架采用金剛封閉環設計,有很強的防抗擊能力。汽車側翻時也能一定程度上防止變形,車頭在車輛發生正面碰撞時會吸收撞擊能量,最大程度地保護車內人員的安全。
此外還配置了3G安節通技術,可實現行駛中實時監控。每輛校車配置4個攝像頭,只要進入專門的網絡,校車行駛在任何地方,在校方電腦上都會有顯示。
校車有7種消除火災隱患的設計,內飾材料和隔音降噪材料具有很好的阻燃特性,在發生車輛燃燒事故時可大大降低燃燒速度。
校車時速超過95公里就會自動發出警報,以保證行車安全。停車時,車身左側后方折疊的停車示意臂就會伸展出來,紅底白字顯示著“stop”字樣,兩個紅色警示燈分別閃光警示。
青島明年再增 200輛“大鼻子”
12月12日,青島舉行校車安全座談會,探討更安全的校車監管體系,記者從會上了解到,明年青島交運集團將再增加200輛大鼻子校車,市區17所學校學生將受益,即墨、膠州等五市學生也將坐上安全的大鼻子校車。青島目前正在爭取2012年的校車專項投入,重點向農村學校校車傾斜。(綜合)
無棣試點 運營公益校車
自無棣縣公益校車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中小學校車運營管理試點后,該縣又將公益校車運營模式在全縣推開,讓11個鄉鎮(街道)3676名需乘車的農村中小學生坐上了安全校車。
2010年9月,無棣縣組建了山東省第一家由政府與企業共同合作的校車管理運營公司——無棣縣校通公共交通服務有限公司,并于10月8日在城區正式運營。無棣縣今年再投資1800萬元,新購校車74輛。目前,新購的第一批34輛校車已正式投入運行。 (綜合)

更多新聞
- 明年取消醫療救助起付線 逐步取消病種限制
- 大學生創業可獲財政補貼 由省財政預算安排
- 愛挖掘年輕人 滕卡特:用漂亮足球沖冠軍
- 金獅不怕無影腳 山東男籃主場108:100戰勝佛山
- 29名養殖戶訴康菲索賠案正式受理
相關閱讀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