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菜的進城之路:倒多次手 最后環節菜價翻番
2010-11-26 07:43:00 作者: 來源:大眾網—齊魯晚報
□生長階段:地、種子、肥料成本較高,這些支出占毛收入的一半。
□流通階段:蔬菜要想進城市,還要倒上幾次手,中間人、經紀人從中各拿提成。
□上市階段:除了販菜的成本,菜販還要交納管理費、攤位費。
□待售階段:柜臺租賃費、城市內運輸成本加到菜價上,最后環節菜價翻番。
本報記者 王倩 李濤
一棵蔬菜從育苗到栽種,從收獲到市場,再到市民的餐桌上,究竟需要走過多少關?在這些環節中,價格又是如何變化的?農民、蔬菜經紀人、批發商、零售商,到底誰才是蔬菜價格的助推者,誰又從菜籃子中獲得了高額利潤呢?本報記者走進田間地頭、蔬菜集散中心、城市蔬菜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實地探訪,還原一棵蔬菜的進城之路。
菜農:化肥、農膜都漲,種菜成本高了
張學友是壽光市圣城街道張仕村村民,像村里其他村民一樣,他跟妻子包了一畝半地種植蔬菜大棚。
25日凌晨1點,全副武裝的張學友駕駛摩托三輪車跟妻子來到離家幾公里的壽光農產品物流園。他們此行的目的是出售兩筐苦瓜。4點多,一位買家看中了張學友的200多斤苦瓜,一次性買下。
像張學友一樣提前一天摘了蔬菜,凌晨趕到物流園出售的菜農還不在少數。用他們的話說,現在化肥、農膜都漲價,種菜的成本高,這樣賣的話價格能稍微高一些。像張學友賣的苦瓜每斤1.8元,如果賣給經紀人價格才1.2元左右。
268斤苦瓜,每斤1.8元,張學友收入482.40元,交納了7.72元的服務費。張學友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租地種大棚每年租金2600元,大棚維修費(更換薄膜、草苫)每年2000元,底肥2500元,育苗(育苗土、種子)50元,澆水一次150元(一般夏季10天澆一次、冬季20天澆一次),同時每次澆水還要施肥,每次150元。
張學友說,每次騎摩托車到蔬菜批發市場的費用大約為6—8元錢,通常是夏季隔一天一次,冬季隔三四天一次,每次交易還要交納大約1.5%的服務費,總共加起來的成本每年超過15000元。而大棚內苦瓜、絲瓜兩季的總收入在四五萬元錢,“通常是我們兩個人忙活,也不敢雇人,就相當于掙個辛苦錢,其實比外出打工還要累。”張學友說。
張學友這樣的種菜賣菜方式,屬于賺錢比較多的,來自圣城街道東西村的朱勝子每年還要多支出1500元左右的茄子苗錢。
物流園:蔬菜進城前,還要轉兩手
來自壽光田柳鎮的董傳紅有著七八年蔬菜購銷經驗,他就是很多農戶口中所說的“經紀人”。24日凌晨,他守著1.2萬斤大蔥等候買主。
董傳紅告訴記者,這一車大蔥是從安丘收購過來的,收購價在每斤0.5元到0.6元,壽光農產品物流園內25日的批發價為每斤0.7元到0.8元之間。由于直接從田地里裝車,在來物流園之前,他還雇了工人對大蔥進行簡單包裝加工,每斤0.05元的加工費,再加上一車400元左右的運費,交易成功每斤還要交0.02元的服務費,再加上3%—5%的損耗,“一斤能賺三四分錢就很不錯了。”董傳紅說。類似董傳紅這樣的“經紀人”收來的菜進入到各個城市的蔬菜批發市場,通常還會經過菜商、中間人兩個環節才行。

更多新聞
相關閱讀
您對其他相關新聞感興趣,請在這里搜索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