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城中村改造的意見出臺 人均住房面積40平米
2011-04-15 07:51:00
來源:生活日報 農民轉居民、村莊轉社區,濟南市309個城中村將變身106個集中居住社區。城中村改造誰負責?城中村如何規劃建設?現居住在城中村的村民如何安置?4月12日,濟南市政府發布《關于加快中心城城中村改造的意見》,對城中村改造的責任主體、用地管理、規劃建設以及拆遷安置等進行了規定。
本報記者 李明 李麗
誰開發、誰受益 各區政府是城中村改造的責任和實施主體
所謂城中村是指中心城規劃城市建設用地范圍內失去或基本失去耕地,但仍保有其建設用地和建筑物、居住環境未作改善,保留和實行農村集體所有制及經營體制的聚居區。濟南市政府規定,各區是城中村改造的責任和實施主體,負責轄區內城中村改造。
按照誰開發、誰受益的原則,調動多方面參與城中村改造的積極性。涉及特定區域的城中村改造,區政府須與特定區域建設主體共同協商,理順工作程序,分工協作,共同推進。城中村改造要求按照適度超前、提高標準的要求,完善和強化市政公用及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結合城中村現狀及周邊規劃建設情況,充分利用和不斷優化原有基礎設施,不斷提升片區基礎設施承載和保障能力,做好基礎設施建設前期研究和系統規劃。
周邊道路、水、電、暖、氣、環衛等基礎設施建設要提前列入建設計劃,完善社區服務、治安管理、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物業管理等公共服務設施,合理布局、適度增加公共綠地和開敞空間,進一步完善城市服務功能。
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將從土地出讓中支付,濟南市政府規定,土地出讓凈收益的50%部分撥付相關責任主體,專項用于城中村改造的基礎設施建設和資金平衡。
鼓勵新建高層住宅 城中村原則上不再規劃審批6層以下住宅建筑
城中村改造后,居民們將告別低矮的村居和危舊樓房。城中村的規劃控制由各責任主體負責,濟南市政府要求,改造規劃要打破村居之間的地域界線,以重點區域發展、重點工程建設以及重要交通和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為主要帶動點,進行區域整合、連片開發。
濟南市政府提出,按照“低密度、高容積率”的要求,改造要提高建設容量,在條件允許情況下,積極引導建筑向地下和空中延伸、立體建設,壓縮用地規模,提高投資強度和改造綜合效益。
除城市規劃有高度控制要求的特殊區域外,城中村改造原則上不再規劃審批6層以下住宅建筑,新建住宅項目適度鼓勵建設高層建筑。
涉及城中村改造范圍內的違法建設,原則上不予保留。確與規劃無矛盾且建筑質量較高的,可結合具體情況,采用一事一議的方式處理。
城中村改造項目范圍內的集體土地(含轉為國有建設用地未征收的)依法按程序征為國有建設用地。安置開發規模以外的土地,由市政府按照《濟南市土地征收管理辦法》(市政府令第238號)統一征收。
協議拆遷補償安置 采取住房安置的,人均安置面積40平方米
備受村民關注的征收拆遷管理也有詳規,濟南市政府提出要嚴格依法推進征收拆遷工作,各區政府負責指導村(居)制定拆遷補償安置方案,經村(居)民(股東)代表會議討論通過,由拆遷人與村(居)集體組織簽訂拆遷補償安置協議。
村(居)民住宅安置采取住房安置或貨幣安置方式。采取住房安置的,人均安置面積40平方米,原住房面積不足每人40平方米的,按照每人40平方米安置;原住房面積超出每人40平方米的,超出部分按照省有關部門批準的補償標準補償。因戶型設計等原因超出每人40平方米的部分,由被安置人按照房屋建設成本購買。
采取貨幣安置的,按應安置面積給予補償,補償價格參照高于成本價、低于市場價核算。
生產生活保障用地按人均25平方米建設用地核定,劃撥給村集體組織使用,由村集體組織按城市規劃要求自主投資建設運營,切實用于村(居)民長期生活保障,不得轉讓,經營方式、收益分配方案經村(居)民(股東)代表會議民主決策確定;特定區域涉及征用農用地或未利用地的,按照《濟南市土地征收管理辦法》(市政府令第238號)相關規定執行。
此外,濟南市政府與各責任主體簽訂改造目標責任書,納入年度工作目標考核。據了解,本意見自發布之日即4月12日起執行,以往政策與本意見不一致的,以本意見為準。
更多新聞
相關閱讀
您對其他相關新聞感興趣,請在這里搜索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