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校長吃光學生剩飯,示范“光盤”別太高調
11:29
古人們說過“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現在人們都在提倡勤儉節約,不少學生確實存在浪費食物的問題,所以學校對孩子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而如何幫助孩子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是對學校的考驗和挑戰。副校長吃光學生剩飯的目的是好的,但是做法卻不是很妥當。如果你想讓孩子做到勤儉節約,應該自己做到勤儉節約,而不是把孩子們的剩飯拿來吃,拍視頻讓網友評論。

2020-09-04
隨著疫情的緩解,各地學校都已陸續開學了。近日,在江西婺源的一所學校發生了一件事,引發了網友熱議。學校的副校長在食堂里當著學生的面,把他們沒有吃完的早餐全部吃光。有很多網友都稱贊她:為人師表,以身作則,這樣的教育方法非常優秀。但是,這樣的行為也引發了很多網友的質疑:勤儉節約固然重要,但是這種行為有必要嗎?是作秀嗎?對此您怎么看?

媒體發聲
光明網 2020-09-07
引導青少年養成節約糧食的好習慣,傳承節約精神,不僅在課堂上,更應該在食堂內、在餐桌上,不僅要有言傳,更要求教職工為廣大青少年帶頭示范,為他們做好榜樣。這類循循善誘的辦法就不是浮于表面,而是能夠真正催生青少年的行動力,引導青少年節約起來。當然,這些創意和做法的背后,也是對校園食堂精細化管理等能力的一種考驗。
千龍網 2020-09-07
“校長吃光剩飯”帶來的警示,“有用”其實也“有限”,不宜鼓勵與提倡。用過激的方法教育學生,很難真正培養他們的節約精神,弄得不好也許會適得其反,讓他們視節約為畏途。需要反思緣何會有這么多學生、剩這么多飯?是學生節約意識不強,還是飯菜口味不好、搭配不合理、配餐份量不科學?抑或兼而有之。總之,先把這些問題搞清楚、解決掉,才能進而有針性地解決學生剩飯問題。
未成年人網 2020-09-07
珍惜糧食很重要,告訴孩子們要節約糧食,學校、老師可以采取多種方法,比如采取獎勵制度推行按需點餐,提醒孩子們適量取餐,……循序漸進,移風易俗,效果更好,若“用力過猛”,則事與愿違。教育是一門科學,教育工作者的一言一行,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深遠影響,這就需要我們的教師在開展具體教育教學活動時,認真思考,考慮周全,查漏補缺,千萬不可急于求成,顧此失彼。

本網觀點
11:29
古人們說過“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現在人們都在提倡勤儉節約,不少學生確實存在浪費食物的問題,所以學校對孩子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而如何幫助孩子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是對學校的考驗和挑戰。副校長吃光學生剩飯的目的是好的,但是做法卻不是很妥當。如果你想讓孩子做到勤儉節約,應該自己做到勤儉節約,而不是把孩子們的剩飯拿來吃,拍視頻讓網友評論。

網言網語
記得新兵連的時候也有一個新兵咬了一口了饅頭直接扔到泔水桶里,后來值班排長當著全新兵連的面前把饅頭撿出來給吃了,這是在教育你,讓你明白糧食不能浪費,這么好的言傳身教,我們應該點贊。
初衷挺好,行為不妥,畢竟食品安全比節約浪費更重要。小孩子嘛,吃的不多,是不是可以嘗試小份量的飯菜?
我挺欣賞這位校長的,以身作則、有擔當,擺拍作秀什么的有關系嗎?說白了,教學這個行為就有點像“秀”,特別是一些精品課。校長這樣的行為在我看來,就是做給學生們看的秀,讓他們下次打飯的時候,嫌菜不好吃的時候會想到這一幕,會因為心疼校長而放棄自己的一些小任性,從而慢慢形成愛惜糧食的習慣。

往期回顧
第15期:“蝸牛獎”是批評還是鞭策?
2020-08-31第13期:打響制止餐飲浪費的“全民戰役”
2020-08-14第12期:8歲女童當評委,成就兒童還是消費兒童?
2020-08-12第11期: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算不算佳作?
2020-08-07第10期:女主角住進我的家,豈能此般“廢物利用”
2020-07-30第9期:久違了,電影院!
2020-07-21第8期:快遞員成高層次人才,打造新時代新型人才觀
2020-07-09第7期:云上廣交會,創新帶來新精彩!
2020-06-18第6期: 疫情之下,如何過好這個年?
2020-06-18第5期:又是一年省兩會,新風正氣撲面而來
2020-06-18第4期:當武磊攻破巴薩球門,中國足球收獲了什么?
2020-01-17第3期: “醫鬧”這塊頑疴 早該好好治治了
2020-01-10第2期:助推民營經濟新發展
2020-01-03第1期:李子柒緣何能火遍全球
2019-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