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孫巍 盧鵬 報道 本報日照訊 10月下旬,日照市開始對全市1300家石材加工企業 散放的鋸泥進行運輸清理,與此同時,日照市一企業投資5000萬元回 收利用石材加工廢渣的項目已進入了設備安裝調試階段。 10月8日,日照市政府以明傳電報形式下發了《關于加強石材加 工業環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啟動全市石材治污行動。 石材治污的焦點是大鋸切削石材時產生的廢渣,即鋸泥。日照市 環保部門介紹,接納石材加工廢水的河流水質污染超標,已直接影響 到日照市飲用水體;而且鋸泥沉積,會形成致密的覆蓋層,“河床、 土壤沒法‘喘氣’”,影響生態系統的新陳代謝。 “單純關停一批企業能很快見效,但那是短效的。”日照市環境 保護局的劉玉海說,石材業已成了不少地方的支柱產業,日照市1300 家石材加工企業共有1500臺大鋸,而且,一臺大鋸背后就是好幾個家 庭的飯碗,“環保不是給企業堵路子,而是要出路子”。 經過日照市相關部門及企業兩年聯合探索,今年,該市一家石材 加工龍頭企業從德國引進了這套利用石材廢渣加工建材的技術和設備, 項目總投資約5000萬元,就落在日照市石材加工業最集中的五蓮縣。 出路找到了,日照市以此為契機,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石材治污 活動。當然,找出路歸找出路,執法卻更加嚴格了。日照市對嚴重違 規及屢整不改的企業堅決予以清理,就在10月25日一天,就有3家石 材加工企業被關停。 據悉,日照市環保部門將提高環保門檻,促進現有1300家石材加 工企業的優化整合,保證新進項目上檔升級;同時,關于石材業處理 污染物的相關市場操作規則也正在制定之中,“通過規范市場環境, 讓鋸泥回收項目能自力更生以至贏利,這才是長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