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將在2020年1月17日至2月24日(農歷臘月二十三至二月初二)“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月”期間,開展百余場次豐富多彩、形式新穎的非遺展示、文化宣傳活動,為廣大市民獻上精彩紛呈、別具一格的非遺春節大餐。 [詳細]
一年團圓兩次,聚在一起就是年。無論是飽含愛意的手表,還是零點三十七分的相聚,這些都是平凡崗位堅守者的縮影。 [詳細]
春節打車難,喚醒一場供給側改革。春節期間的打車難,雖然也就那么幾天,忍一忍就過去了,但是,它反映出打車供求關系的不平衡。 [詳細]
近年來,從海外華人舞獅放鞭炮“自娛自樂”式過春節,到如今世界各國越來越多的當地民眾寫春聯、吃餃子過春節,中國春節正在成為世界節日。 [詳細]
佳節將近,不少人陸續開始返鄉之旅。春運的火車站臺前,不僅僅有匆匆趕回家的輕快和歡喜,還有堅守在寒風中的高大和溫暖。 [詳細]
年關將至,一曲《嘿!跟我回家》唱出了游子的心聲,吹響了回家的號角,傳出了幸福的旋律。 [詳細]
日前,廣東各地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春節、元宵節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展示活動,共計722項、近2000場次,為群眾帶來豐盛的“文化年貨”,其中,非遺晚會計劃于2020年元宵節在東莞茶山鎮舉行。 [詳細]
“廉不廉,看過年;潔不潔,看過節。在春節來臨之際,很有必要將一些典型案例重提,實現以案示警、以案為戒,避免一些領導干部再犯類似的錯誤。要守住“年關”和“廉關”,還需要從嚴監督執紀。 [詳細]
每逢佳節倍思親,回家過年、感受闔家團圓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幸福。春運大幕一旦拉開,我們看到的是歸心似箭,是親情牽掛,是鄉愁紓解,是萬千游子心底最真實的呼聲:有錢沒錢,回家過年。無論山多高、水多長、路多遠,團圓的春節,中國人都要努力回家過年,只要家人在一 [詳細]
年關將至,有多少人已踏上或正準備踏上歸鄉的路。一個流動的中國,不僅充滿了繁榮發展的活力,更具和諧溫暖的真情。堅守,是對職責的真情;奮斗,是對家庭的真情;奉獻,是對人民的真情。 [詳細]
農歷新年將至,對每一名華夏兒女來講,這是一年一度最隆重、最熱鬧、歷史最悠久傳統節日。那么,當下的人們到底想要什么樣的年味,或者說,年味到底該何處尋,筆者認為,年俗文化或許能夠幫我們作答。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