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0
溫州網 66wz.com
莊未眠
手機查看

農歷新年將至,對每一名華夏兒女來講,這是一年一度最隆重、最熱鬧、歷史最悠久傳統節日。在中國幅員遼闊的版圖上,一場被稱為“人類最大規模的周期性遷徙”再次上演。據國務院新聞辦2020年春運新聞發布會的消息,今年40天春運旅客發送量將達到約30億人次。這也就意味著,每天都有上億人次因農歷新年而發生位移,“春運”再度成為當下熱詞,“反向春運”受到更多人青睞。
與路途中濃厚過年氛圍相呼應,行走在大街上,早早掛起的紅燈籠,年貨市場火爆場景,看著提著大包小包“年貨”行人,喜迎新年的氣氛越來越濃。即使足不出戶,打開手機,各類新聞app時不時推送著與過年有關的新聞,各類聊天軟件里對于“年味”的討論不知從何時悄然發起,掀起一波又一波熱議。

(資料圖)
對于“年味”,聽到最多的話語是“年味越來越淡了”“過年越來越沒勁兒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帶來的變化有點令人目不暇接:飛馳的高鐵、翱翔的飛機,讓家的距離不再遙遠;互聯網、智能終端的普及,讓家人與自己的距離近在咫尺;雞鴨魚肉天天見、糖果飲料隨時享、衣服四季不重樣,讓“過年才有肉吃、有新衣服穿”永遠成為歷史記憶……這一切的變化相互交織,影響著人們對過年的期許,這或許就是吐槽“年味淡了”的原因吧!
其實,“年味”真的變淡了嗎?我看也未必,只能說,大家對年味的要求越來越高了,已經從此前的過年與家人團聚、買新衣、吃豐盛年夜飯這些基本需求,轉變為如何讓這個年過得更有意義、更有價值。說白了,就是人們對年味的期許變了,這恰恰是社會進步的體現。
那么,當下的人們到底想要什么樣的年味,或者說,年味到底該何處尋,筆者認為,年俗文化或許能夠幫我們作答。

(資料圖)
貼春聯、放鞭炮、包餃子、鬧元宵等過年習俗,歷經千百年傳承至今,承載著中華民族的記憶,形成了中國特有的年俗文化。其實,苦苦找尋的“年味”,與你我須臾未曾分開過,只是因為生活質量的提高、生活節奏的變快,我們已無暇用心去品味罷了。猶記得兒時,故鄉的大年三十,早飯后與同宗族年紀相仿的人一起去祭祖,由長輩帶隊提著美食和酒水,上香磕頭等一套流程下來,頗具儀式感。現如今,隨著年歲漸長,遠離了故鄉,已經許久沒有這種體驗了。
找尋“年味”,我們所要做的其實很簡單,那就是主動參加寫春聯、賞花燈、逛廟會等各類年俗活動。當自己真正參與進來,切身感受年俗活動帶來的喜悅,細心品味年俗活動中蘊含的文化,“年味”也就不經意間進駐心田。
臨溪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與其吐槽“年味變淡”,倒不如放慢生活節奏,給心靈放個假,真正投入到年俗活動中,用心去領會年俗文化的“味道”,去找尋那久違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