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省生產總值預計達到5.5萬億元,增長9.6%左右。糧食總產實現“十一連增”,達到905.6億斤。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9.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4%,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2%。●結構調整見到新的成效,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預計提高1.2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3%,高新技術產業比重上升到30.2%。●發展質量有新的...<詳細>
●藍黃兩區科技創新、特色產業培育、未利用地開發成效明顯。●制定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和西部經濟隆起帶發展規劃,基礎設施建設、人才引進培訓、投資環境改善都邁出實質性步伐。●修訂全省交通發展專項規劃,把貫通全省的鐵路、公路項目和西部機場列入優先位置。<詳細>
●省政府分三次取消和下放審批事項230項,投資核準事項減少40%,行政事業性收費由87項縮減為25項。●改革工商登記制度,新增市場主體69萬戶,增長22%。●全省開展了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試點,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快速發展。<詳細>
●全省上下大力推進對外開放,與重點國家和地區的交流不斷深化,國際友好城市和友好合作城市分別達到190對和187對。●全省進出口總額2671.6億美元,增長8.8%。實際到賬外資140.5億美元,增長13.8%。●農產品出口、境外投資、對外承包工程和外派勞務保持全國領先。國家級開發區達到32家。<詳細>
●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題的教育實踐活動,作風建設和制度完善成效明顯。●嚴格執行省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自覺把政治協商納入決策程序,主動聽取民主黨派、工商聯和人民群眾的意見建議。●辦理人大代表建議405件、政協提案752件。提請省人大審議通過地方性法規9件,制定政府規章14件。<詳細>
●試行職業教育與本科教育對口貫通分段培養,青島、濰坊等地推進中小學校取消行政級別試點,山東農業大學、臨沂大學等完善治理結構的探索取得成效。●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全社會研發投入比重預計達到2.17%。●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啟動建設。采取17市共同承辦新模式,成功舉辦“十藝節”。<詳細>
●大力實施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行動計劃,民生實事全部兌現。全年民生投入占地方財政支出的比重達到57.2%。●預計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00元,增長9.5%;農民人均純收入10500元,增長11%。●城鎮新增就業119.9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33.3萬人。150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詳細>
●大力實施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行動計劃,民生實事全部兌現。全年民生投入占地方財政支出的比重達到57.2%。●預計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00元,增長9.5%;農民人均純收入10500元,增長11%。●城鎮新增就業119.9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33.3萬人。150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詳細>
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服務業比重偏低,工業結構過重,企業創新活力不足,資源環境約束增強,大氣污染形勢嚴峻,就業結構性矛盾突出,社會保障不夠完善,政府職能轉變還不到位,安全生產事故和干部腐敗現象時有發生。對此,我們一定高度重視,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我們切實轉變觀念,不再簡單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論英雄。要堅持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端正思路、堅定信心,把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結合起來,努力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全面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上起到領頭雁作用。



啟動第二輪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完善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機制。實施中小學校舍標準化建設工程,搞好學校規劃布局,加強師資隊伍特別是農村教師隊伍建設,便利城鄉居民子女就近就學。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擴大分段貫通培養招...<詳細>


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四德工程”,大力推進鄉村文明行動和文明城市創建。制訂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指標體系,整體創建國家級公共文化服務示范區。辦好一批文化惠民、服務群眾的實事,豐富基層群眾文化生活。建設地面無線數字...<詳細>


抓好以高校畢業生為重點的青年及農村轉移勞動力、城鎮困難人員、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工作,注意做好化解產能過剩、企業兼并重組過程中企業職工的重新安置工作。依法調處勞動人事爭議,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實施政府就業培訓項目,完善就業...<詳細>


提高基本社會保險統籌層次,完善社會保障待遇確定和正常調整機制。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提高10%。做好養老保險基金的保值增值工作。推進城鄉低保制度統籌發展,進一步提高保障標準,擴大覆蓋面。抓好城鄉社會救助工作,解決好特困家庭生...<詳細>


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提高政府補助標準,實施城鄉統一的大病保險制度。擴大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范圍。深入開展健康山東行動,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建設,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機制。堅持計劃生...<詳細>


狠抓大氣污染防治,加強重點行業脫硝脫硫、城區裸露土地綠化和建筑揚塵綜合整治,加快黃標車淘汰進度,落實分階段逐步加嚴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控制能源消費總量,逐步降低煤炭消費比重。加大“外電入魯”實施力度,積極穩妥推進“...<詳細>


各級政府都要加強城鄉規劃建設工作,強化規劃執行。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尊重自然風貌,保持地方特色,傳承歷史文化,注入綠色、智能等現代元素。從體制、政策上優先支持公共交通建設,方便群眾出行。加快推進建筑工業化,加強建筑質...<詳細>


有序推進公租房和廉租房并軌,繼續搞好棚戶區改造。開工各類保障房31.6萬套,建成19萬套。新建農房50萬戶,改造農村危房10萬戶。探索將農民工納入住房公積金制度,把符合條件的企業建房納入保障房管理。改進住房公積金歸集、使用、監...<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