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之功重建 臺兒莊“復活”
2012-05-16 21:52:00 姜洋 來源: 大眾網 我要評論
[提要] 5月16日,科學發展新山東——“魯花杯”第八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采訪團來到了棗莊臺兒莊古城。在記者們的眼前,夜晚的臺兒莊美輪美奐,七彩的燈光將粉墻黛瓦蒙上一層夢幻的顏色,潺潺的流水中透出一股清幽的氣息。這座被乾隆譽為“天下第一莊”的古城正展現出它在新時期的獨特魅力。可誰能想到,這里原來是一片破爛不堪的棚戶區。

采訪團記者在臺兒莊古城內參觀采訪。(盛堃 攝影)

領導及采訪團記者一同夜游臺兒莊古城。(盛堃 攝影)

臺兒莊古城內的酒文化展館引起記者們的興趣。(盛堃 攝影)
大眾網棗莊5月16日訊(記者 姜洋)5月16日,科學發展新山東——“魯花杯”第八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采訪團來到了棗莊臺兒莊古城。在記者們的眼前,夜晚的臺兒莊美輪美奐,七彩的燈光將粉墻黛瓦蒙上一層夢幻的顏色,潺潺的流水中透出一股清幽的氣息。這座被乾隆譽為“天下第一莊”的古城正展現出它在新時期的獨特魅力。可誰能想到,這里原來是一片破爛不堪的棚戶區。棗莊市在這里積5年之功恢復重建了一座“復活”的古城,保護恢復了臺兒莊大戰遺存,成為名副其實的二戰紀念城。而昔日“一河漁火,歌聲十里,夜不罷市”繁盛景象的重現,讓臺兒莊再次成為世人矚目之地。更重要的是,臺兒莊古城是棗莊發展文化產業、推動城市轉型的龍頭項目,是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載體。
運用運河與戰爭遺址,打造新臺兒莊古城
臺兒莊古城形成于秦漢,發展于唐宋,繁榮于明清,曾是一座車船云集、商賈迤邐、建筑風格獨特、文化底蘊深厚的秀美古城。明萬歷年間,京杭大運河改道經過臺兒莊,帶動了其經濟文化的繁榮發展,被譽為“天下第一莊”。1938年春,在此發生了中日臺兒莊大戰,臺兒莊古城因此化為一片廢墟。
2006年11月,上海一家企業準備投資近6億元對臺兒莊古城進行開發,時任棗莊市市長的陳偉到臺兒莊調研,果斷叫停了這個項目。此后,棗莊市聘請專家、學者進行了歷時3年的調查研究和挖掘保護,梳理出臺兒莊古城重建的文化基因:作為著名的二戰紀念城市,臺兒莊有53處戰爭遺跡保存完好;地處南北過渡帶,是運河上重要的“水旱碼頭”;各路商賈曾云集于此,帶來了不同的文化……
棗莊市委、市政府決定重建臺兒莊古城,通過恢復城水相依的古城街巷渠汪,保留展示大戰遺跡和場景,還原古城歷史風貌和民俗風情,將臺兒莊古城打造成為集“運河文化”和“大戰文化”為一城,融“齊魯豪情”和“江南韻致”于一域,極具人文魅力的國際休閑旅游目的地。
臺兒莊古城規劃面積2平方公里,包括11個功能分區、8大景區和29個景點,規劃設計總建筑面積50萬平方米,總投資48億元。按照“大戰故地、運河古城、江北水鄉、時尚生活”的定位,遵循“留古、復古、承古、用古”的理念,依托明清運河故道和臺兒莊大戰遺址兩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及國家級濕地公園、國家級水利風景區等豐富的自然人文景觀,將保存下來的大戰遺址、古城墻、古碼頭、古民居、古街巷、古商埠、古廟宇、古會館等歷史遺產科學地進行修復,再現了當年“商賈迤邐,入夜,一河漁火,歌聲十里,夜不罷市”的繁盛景象。
重建保證原真性,建成首個國家文化遺產公園
原真性是古城重建的基本理念。在重建過程中,臺兒莊古城充分做到了“六真”和“九原”。“六真”即真遺址、真歷史、真材料、真工藝、真實物、真場景,“九原”即原貌、原風貌、原物、原址、原空間、原尺度、原材料、原工藝、原地工匠。
為保證歷史認知上的原真性,古城建設管理機構在成立伊始,古城重建的總策劃者及其團隊就將歷史遺產的搶救、文化基因的挖掘和檔案資料的整理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先后查閱了30余部地方史志、300余部運河史料、2000余件戰地史料,從國內外搜集到380多張臺兒莊的老照片和一些影像資料,走訪了古城街區全部27位80歲以上的老人,邀請到130名專家確定建筑風貌和空間尺度,對臺莊船閘、郁家碼頭、泰山行宮等重要遺址逐一進行針對性的考古挖掘,逐步揭開了古城歷史的真實面紗。
為保證重建過程中的原真性,古城建設管理機構堅持文化景觀建設和文化空間建設的有機結合。經過3年時間的不懈奮戰,古城重建業已完成投資37億元,建成面積40萬平方米,不但恢復了被戰火摧毀的古建筑,而且還復活了延續千年的古城傳統文化,使古城的形和神全面復活,先后被批準為國內首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首個國家文化遺產公園、首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山東省首批文化產業示范園區,榮膺新世紀“齊魯文化新地標”榜首。目前,臺兒莊古城已通過國家AAAAA級景區初評,自2010年“五一”試運營以來累計接待游客240萬人,知名度、美譽度不斷提高。
![]()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